第639章 你们对我没信心?-《大唐第一逆子》
            
            
            
                
    第(1/3)页
    等众人等上了唐楼后。
    那侯君集与高士廉两人依然还在那里等待着。
    似乎想看李愔的笑话,等到时还要出来鄙视一顿。为此,他们来到现场!
    而在此时,他们听到了一些讨论,关于盛唐集团的。
    只听得有人说:“那子立先生他们种下的水稻说也奇特,我算过,它们对水的需求是我们水稻的一半,真是神奇!”
    “对啊!他们比我晚种,却长的更快,那势头用不了多久就要成熟了!”
    “这么神奇?太令人惊讶了!如果我们能有那些种子,那就太好了。”
    “别急,我听说,子立先生正在育种,那种子以后是要推广开来的!”
    “那以后我们不是可以得到种子了?”
    “可不是!以子立先生的性子,一定会推向市场,到时候再同他买!”
    “那太好了,如能改好品种的话,那指不定能提高产量!他们终于对农业下手,我们可是等了好久的!”
    “说到产量,据说他的水稻可以亩产千斤!”
    亩产千斤已经接近于现代水稻的产量了。
    以现代产量计,两季水稻亩产可达2700斤。
    唐代,大概在280斤左右。
    如果真的成功的话,那等于近四倍多啊。
    那可不是一点点。
    原来一亩田可以养活的人数,近四倍。
    就是说,以现在的人口基数来论。
    大唐还能再增长四倍的人。
    那样的话,人口红利直接显现出来了。
    人越多,人才就越多,可以做的事就越多。
    经济发展就越快。
    不管是哪个方面来讲,人多了就是有好处的。
    关于产量这一块,许多人还是持着怀疑的态度。
    “真的吗?那不大可能吧?”
    “我也不相信!”
    “一切就等收成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了!”
    ……
    这些百姓们的讨论被侯君集与高士廉两人听着了。
    他们听了之后,颇为震撼。
    想不到李愔竟然捣鼓出这样的东西。
    那可不是一件小东西,那是影响着大唐未来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两人不约而同的表示,李愔是一个人才。很强大!强大的无可厚非!
    可是,他们并没有因为他一个人才而放过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