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要钱给到位了,一天三班倒,全年无休的修建都没有问题。 这个时期的华夏工人,就是那么的拼命。 诺基亚这么一动,爱立信那边也有了动作。 后世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世界手机行业还有一家叫做爱立信的。 但是在九十年代,甚至是二十一世纪初期,爱立信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 在华夏手机市场,爱立信的存在感也是很强的。 “赫尔穆特,这几天我们的手机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我专门确认分析了一下,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珠江科技的珠江1100上市销售了。” “同样性能的手机,人家的价格只有我们的一半不到,这让许多消费者都选择了他们。” 叶本满作为爱立信的销售总监,这几天有点发愁。 他们公司的产品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到时候肯定是要有人站出来背锅的。 “华夏的关税那么高,我们的手机从国外进口过来,售价没有办法大幅度的下跌的。” “珠江科技有主场作战的优势,我们不能跟它们打价格战。” 赫尔穆特一直觉得经营企业品牌是很重要的,不能单独的去比价格。 不过叶本满却是不认可,“其实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降低手机售价,只要把产品从进口改为国产,成本里面就大幅度的下降。” “像是手机壳之类的零件,在华夏本土是完全可以找到合格的供应商的。” “大不了我们就跟珠江1100找同样的厂家去生产。” 叶本满这么一说,赫尔穆特的想法稍微有了一些变化。 “你的意思是说在华夏设立工厂来生产我们的手机?” 前几年华夏手机销量整体比较有限,赫尔穆特还真是没有考虑过在华夏修建工厂的事情。 但是现在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他的态度自然也会跟着调整。 “是的,我们直接跟珠江科技一样,在深城设立一家工厂。” “到时候各种零件都尽可能的从华夏采购,只留下一些华夏没有办法生产的零件进口。” “那么我们的价格立马就能下降一大截,到时候珠江1100就没有什么售价优势了。” 叶本满的分析,自然是有道理的。 这个时期的进口商品,只要认真的在华夏实现国产,都是可以挣到钱的。 区别就是你挣到的钱是多还是少。 可以说今后十几年是外资企业在华夏发展的最好时期。 大部分的行业,华夏本土的企业的影响力还没有起来,大家对外资品牌的认可度又比较高。 所以随便搞一搞都能混的很不错。 整个九十年代,也是外企的待遇相对来说最好的时候。 像是西门子等公司,去一些边远地区的出差补贴,一天就是一两千块。 这已经比大部分公司的员工一个月的工资都要高了。 可想而知,外企的待遇现在有多好。 难怪九十年代许多好大学的毕业生都抢着去外企。 实在去不了才会考虑去大型的国企、央企。 至于去当公务员,在九十年代并不是一个热门的选择。 不像是几十年后,简直就是全员考公。 那规模能够吓死人。 “你觉得这个事情搞起来会很麻烦吗?” 赫尔穆特开始认真的考虑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不会麻烦。” “特别是把工厂放在深城的话,那边的办事流程很简单。” “我们只要按照政务中心公布的一些要求去对应就可以了。” “再说了,我们是外资企业去当地投资的话,相关部门那边都会主动的帮我们去解决这些问题的。” 叶本满这话算是让赫尔穆特彻底的下定决心,要在华夏这边修建工厂。 真个华夏的手机市场,开始陷入到了一个疯狂的发展场景当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