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逐句逐词斟酌。 慢慢修改出来的。 如果一首诗词只讲押韵,不讲平仄。 这就是后世所谓的歌词了。 尤其是现代流行音乐,只讲一个流畅上口。 外加一点押韵,便可以算是一首不错的歌词。 可现代人已经缺失了这种文化底蕴,已经只把押韵作为评价一首词的优劣了。 丫鬟接连念出了三首关于离愁的诗。 每一首似乎都是可圈可点。 可每一首,似乎又差了那么点问道。 就在众人一时难以评价出榜首之时。 只听,那丫鬟又开口说道: “姑娘这里还选了一首词,词牌名曰‘雨霖铃’,诸位且听!” 堂下众人一听,居然是一首词,便再无多少雅兴。 所谓唐诗宋词,并非是说唐朝只有诗没有词。 词这玩意,其实就产生于唐朝。 只是在宋朝盛行起来,而且达到了巅峰。 而唐朝则恰恰是诗作发展的巅峰。 所以这才有唐诗宋词的说法。 算是古代的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如此庄重场合,居然还有人写词?” “是啊!还真有不怕死的。” “只是这红玉姑娘如何会看上这首词?” “且听听看!” “……” 众人正议论开,就听阁楼丫鬟已经念了出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词念罢! 全场哑然。 良久。 一个中年男人忽然拍案而起: “好!” 这猛然一拍,竟把他旁边那人吓了一大跳。 “这首词当真是离愁别绪之大作!” “最是那一句‘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妙哉!妙哉啊!” 这位中年男人一开口,很多人也就陆续跟着开口。 这些人虽然都是以写诗为荣。 少有写词的。 即便有也只算是涂鸦之作。 可对于刚才这首‘雨霖铃’,却没有一人不称好。 气氛一下子就被推向了高潮。 众人都是在私下点评这首词的精妙。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