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房玄龄话说完了,说得很透彻。 在场的人,几乎都能听得明白。 也听得懂,这政策一旦推行将为朝廷带来的利益。 当然! 这其中,也必然牵连着许多的阻力。 所以他才会在最后说了一句,如何实施,何时实施,还需再从长计议。 就在这时。 太子李承乾突然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有一言。” 李二微微一笑,示意他发言。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气,朗声说道: “父皇,儿臣认为庄县伯的五年计划,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大唐需要变革,需要发展,而庄县伯的计划正是推动大唐发展的关键。 如今朝廷已全力推行高产农业种植,京都的水泥道路建设也在同步行进。 这些变化,儿臣以及在朝诸位都是看在眼里。 所以,儿臣愿意亲自前往各地,监督摊丁入亩计划的实施,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够落到实处。” 李承乾的话,如同一记炸雷,瞬间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百官们纷纷惊讶地看着他,他们没想到,年轻的太子殿下竟然想奔赴各地,施行革制计划。 李二也是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 他看向李承乾,微笑着说道: “太子,你的勇气和决心,朕很欣赏。 不过眼下,京都还有更重要的事交由你去办。 至于前往各地监督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朕会另派官员负责此事。” “是。” 李承乾应了一声,又高声说道: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请奏!” “哦,何事?” 李承乾这时已经走到群臣当中,看了一眼盘腿坐在地上的庄舟。 又面向李二道: “儿臣想拜庄舟为少师,请父皇允准!” 哗啦~~~ 此言一出,百官皆是哗然。 一时间,朝堂之上,百官们议论纷纷。 就连一直沉稳不发的长孙无忌,都是满脸骇然。 什么? 太子要拜庄舟为师? 这对朝廷来说,可是天大的事。 魏征此时也是万万没想到。 朝堂之上,就属魏征最敢说话。 做事最讲究一个礼字。 可庄舟乃是一介商贾,虽也为朝廷献言纳策,提出了不少有利于国的发展大计。 可让一个商贾之人,做太子少师。 无论如何,也是有违礼制的。 “陛下,臣以为……” “你稍候!” 魏征刚想说话,就被李二给打断了。 又看向李承乾催促道: “说说,你为何想拜庄县伯为少师?” “回父皇,自庄舟来到长安,儿臣便与他多有接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