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过了正月十五,新年就算是过去了。 正月十五,柳青又给公司的员工发了一波红包,新入职的刘巧也收到了红包。 这个时候刘巧已经和乔木确定了关系,住在柳青这里也慢慢的习惯了。 休息的时候,还会帮着家里做点家务活,做做清洁,有时候会去厨房打打下手。 人还是挺勤快的,和大家相处也算是融洽。 就看在乔木的面子上,也没有谁来难为她,何况这里也没有谁有那个难为人的习惯。 而且这个女人也不惹人讨厌,不会把别人对她的好视作理所当然。 开始那几天,她连早餐都不好意思过去吃,每一次吃晚饭都是别人叫了她才好意思过去。 中午休息的时候也没有跟着乔木一起回去,而是留在公司,将收集起来的废品弄出去卖掉,然后在外面最便宜的馆子吃一碗面。 为了省一点钱,她都是在离公司三四里的面馆吃的饭。 有时候就啃一个面包,抵得住肚子饿就可以了。 反正晚上回去后可以吃一顿好的,能够把营养补起来。 混熟了之后,也帮着家里做家务,付出了自己的劳动,才好意思去吃饭。 两个人就住在那一个一二十平米的房子里面——是实有面积而不是公摊面积——她已经觉得住宿环境很好了。 跟着一起吃饭,还吃得那么好,更是她意想不到的好处。 这也是一个十七八岁就出去打工在底层打拼了十一二年的成年人的觉悟。 没有被人宠过,一直就是靠着自己一个人,所以知道世事有多艰难,知道所有的一切都要靠着自己的付出来换取。 要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就不一定有这份觉悟了,满脑子的都是既要还要,把一切的馈赠当做理所当然,甚至还觉得不够。 和乔木确定了关系之后,又过了十多天的时间,才买了一辆自行车骑着去上班,不过不是她原计划要买的二手单车,是一辆新车,在井夕夕上买的,了一百多块钱,自己组装起来,然后每天早上骑着上班,每天晚上骑着下班。 这笔钱是她自己出的,那个时候虽然还没有发工资,但是她卖废品都已经卖了一千多块钱,买这么一辆单车犒劳一下自己还是可以的。 和乔木在一起后,她发现生活中有个男人也挺好的,这个男人也挺好的。 至少目前没有看到乔木有甚么暴力倾向,对她还挺珍惜的,有时候甚至小心翼翼得有些过头的样子。 以他们两个人的工资条件,完全用不着寄人篱下,可以在外面租一套房子,过上更体面的生活。 但是她没有那样的念头。 在这座城市租一套房子,拥有着比他们现在更好的住宿环境,需要的钱太多了,比她一个月的工资都要高很多。 还要自付水电费,自己开火的话,那的时间就更多了。 她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为了那一个所谓的体面空间而浪费那个钱。 把钱用在别的地方更好。 一个三十岁的人,考虑的东西跟年轻的女孩子不一样,会更加现实。 比如说两个人以后生孩子,抚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钱,把他培养成才又需要多少钱。 一想着这个,就不会有多大的消费冲动了。 两个人都是踏实过日子的人,没有什么奢侈的消费习惯,三观还挺合的。 确定关系之后乔木还给他妈打电话报喜,在电话里,都听到他妈喜极而泣的声音,让他倍觉心酸——都这么大了,还让老母亲担心自己的终身大事,属实无能了。 也让他打定了主意,要将这个对象给留住,要让他变成自己的媳妇,给自己生孩子。 这样就不会让老母亲为自己担忧了。 也正是这样的想法,他对刘巧很上心。 没有那些情情爱爱的,刘巧不需要这个,乔木也不会这个。 就是尽可能的关心对方,希望能够对对方更好一些。 也许他珍惜的不是刘巧这么一个女人,而是一个愿意成为他妻子,愿意给他生孩子的人,那个人无论是谁,无论长相如何,年龄如何,脾气如何,他都会珍惜。 可是这个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刘巧能够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这就够了。 她也挺珍惜这一份工作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