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首战告捷,6.2%的验证-《造个系统做金融》


    第(2/3)页

    “不是我用。”陈帆平静地说,“而且金额很小,属于个人行为。我的重点是系统本身,不是赚钱。”

    班主任盯着他看了几秒,最终叹了口气:“行吧。但以后别在教室谈这些,影响不好。”

    “明白。”

    走出办公室,走廊已经空了。他快步回教室,刚坐下,林悦从门口探头:“校长找你,现在就去。”

    校长办公室在三楼拐角。门虚掩着,里面有人说话。陈帆敲了两下。

    “进来。”校长的声音。

    屋里除了校长,还有个穿灰西装的中年男人,胸前别着市教委的牌子。

    “坐。”校长指了指椅子,“这位是市教育局科技科的张主任。今天上午,你们班王浩同学的父亲打了个电话,说有个高中生准确预测了陆家嘴的股价波动,还建议我们关注一下。”

    陈帆没说话。

    “我们查了你之前交上去的科技创新项目申报表,”张主任开口,“说是‘基于统计模型的金融市场分析工具’。现在看来,不只是想法那么简单?”

    “是初步验证。”陈帆说,“我用了三周时间整理数据,建立了基础模型。今天是第一次实盘对照。”

    “误差多少?”

    “预测区间6.0%至6.4%,实际涨幅6.2%。”

    张主任和校长 exchanged 一眼。

    “你这套方法,有没有可能推广?”张主任问。

    “目前阶段不行。”陈帆摇头,“系统还在验证初期,依赖大量人工录入,自动化程度低。而且需要持续优化参数。”

    “但方向是对的。”校长接过话,“我们正缺这样的学生创新案例。市里下周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原定推荐名单里没有你。现在情况变了,我们想改推你参赛。”

    陈帆沉默了几秒:“我可以参加。但我需要带原始数据入场,包括纸质记录和电子备份。”

    “没问题。”校长说,“只要是合法合规的研究资料,都可以提交。”

    “另外,”陈帆补充,“我希望保留对系统的命名权。它叫‘金融洞察系统’,不是什么‘炒股神器’。”

    张主任笑了:“这名字挺专业。行,尊重你的定义。”

    离开办公室时,天色已经开始发暗。走廊灯亮了一半,脚步声在瓷砖上回荡。他回到教室,从书包里取出那张今日报纸,翻到财经版,用红笔在“8.25”下面画了一道横线。

    然后,他打开笔记本第一页,在“首项实证记录”后面添了一行小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