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 明确法律边界-《造个系统做金融》


    第(2/3)页

    李阳立刻开始编写擦除脚本。他在共享日志中定位到相关哈希索引,逐个标记为“待销毁”,同时向四个节点发送强制删除指令。硬盘指示灯接连闪红,数据块被多次覆写覆盖,确保无法还原。

    “备份日志也清了吗?”陈帆问。

    “正在处理。最后一轮同步发生在两小时前,Node_02和Node_03有本地副本,我已经远程锁定访问权限。”

    张远靠在椅背上,盯着屏幕上那一长串被划入禁用列表的URL。“我们就因为拿了个没人管的帖子,就得把自己捆住?”

    “不是因为拿了帖子。”陈帆回头,“是因为我们现在有能力拿更多。昨天我们只能扫公开新闻,今天就能挖深网资料。明天呢?如果系统学会破解登录验证,是不是还能进交易所内网?技术没有刹车,但我们必须给它装上。”

    周婷轻轻点头。“我建议加一道人工复核环节。每个新增数据源,至少要有一个人确认其合法性,才能纳入采集范围。”

    “双人确认。”陈帆补充,“一人负责技术接入,一人负责合规审查。没有签字,不许上线。”

    李阳一边重写调度核心,一边嘀咕:“效率肯定会降。原来全自动跑,现在每加一个源都要走流程。”

    “那就少而精。”陈帆打开项目文档,在首页新增一段声明,“从今天起,所有数据采集必须符合当时有效的法律法规。禁止通过非常规手段获取非公开信息。任何功能迭代,先过合规测试。”

    他合上笔记本,看向三人。“暂停所有非必要爬虫任务,二十四小时。全面排查其他潜在风险源。”

    张远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关闭了自己负责的两个外围采集任务。他的模型原本计划接入五个新的地方性产业报告网站,现在全都标上了黄色待审状态。

    李阳则在调度器中加入了权限验证中间件。每一个请求发出前,都会先查询本地规则库:是否在白名单内?是否有明确授权?是否涉及敏感关键词?三项任意一项不通过,立即拦截并记录日志。

    周婷看了眼时间,将近中午。“我下午还有课,先走了。下次更新规则,叫上我。”

    门关上前,她留下一句话:“别觉得这是束缚。真正的自由,是在知道边界在哪之后还能往前走。”

    她走后,陈帆重新调出那份会议纪要的缓存截图。图像边缘有明显的裁剪痕迹,显然是有人偷偷拍下后上传的。他放大左下角的时间戳:1999年11月5日 14:23。

    正是他们搭建集群的同一天。

    “算力变强了。”他低声说,“但我们也更容易失控。”

    李阳停下敲击键盘的动作。“你说……会不会已经有别的节点记下了这个事件?比如日志聚合服务,或者监控报警系统?”

    陈帆眼神一凛。他迅速打开系统管理后台,进入日志归档模块。果然,在昨日凌晨的操作流水里,有一条未加密的日志片段提到了“成功提取PDF内容”,并附带了简要摘要。

    “重定向。”他下令,“把所有日志输出通道改为加密传输,且不得包含原始文本摘要。只保留元数据和状态码。”

    李阳立即着手修改配置。新的日志策略将实行分级存储:普通操作记录留存七天,涉及敏感数据访问的日志必须实时加密上传至独立存储区,并设置访问阈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