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 自建服务器农场-《造个系统做金融》
第(2/3)页
几分钟后,他找到了问题:“SSH端口被误封了,应该是镜像模板的安全策略没改。”
张远立刻修正规则,重建连接隧道。陈帆重新登录,终于看到了KVM管理界面。
“创建第一个虚拟机。”他说。
李阳输入指令,选择资源配置:2核CPU、8GB内存、100GB磁盘。系统开始初始化。
几秒后,状态栏显示“Running”。
“成功了。”李阳松了口气。
接下来三个小时,他们陆续创建了二十个轻量级实例。每个实例对应一个子系统模块:行情采集、数据清洗、模型运算、风险监控、交易执行、日志归档……
“现在就算主控台炸了,其他节点也能自动接管。”李阳靠在椅背上,盯着满屏的运行状态,“这不再是依赖单一设备的系统,而是一个集群。”
陈帆没有回应。他正在调取机房摄像头画面,切换到俯视视角。七台服务器排列整齐,指示灯规律闪烁,像一片微缩的星群。
他打开远程监控面板,逐项查看各节点负载情况。CPU平均占用率37%,内存使用可控,网络延迟低于毫秒级。所有服务进程均处于活跃状态。
“试试远程重启。”他说。
李阳执行命令。三秒后,目标虚拟机重新上线,服务自动恢复,未丢失任何数据包。
“容错机制有效。”张远记录下响应时间,“从断电到重启完成,预计不超过九十秒。”
“还不够。”陈帆摇头,“下次要做到六十秒内全自动恢复,包括数据库同步。”
李阳点头:“我可以优化心跳检测频率,缩短故障判定窗口。”
张远忽然指着温控面板:“温度升到二十八度了,风扇转速得调高。”
“先加一组外置散热。”陈帆说,“下周装温湿度报警,再接一条独立电源线路。”
三人继续调试各项参数。李阳编写自动化脚本,设定每日凌晨三点执行全量备份;张远整理设备清单,标记每台服务器的用途和责任人;陈帆则重新规划IP地址段,为未来扩展预留空间。
天边泛白时,系统已连续稳定运行六小时。所有虚拟机实例运行正常,资源调度均衡,无异常告警。
陈帆站起身,走到玻璃幕墙前。机房内部灯火通明,服务器阵列静静运转,风扇声低沉而持续,像某种机械呼吸。
“这才是真正的金融数据中心。”他低声说。
李阳走过来,手里拿着打印出来的部署报告:“第一批实例全部就位,下一步是不是要把‘趋势守护一号’的运行环境迁进来?”
“不急。”陈帆看着监控大屏,“先让它在测试集群跑满二十四小时,确认稳定性。我们要确保每一次迁移都是安全的,而不是冒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