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萧远山大吃一惊, “桓公,苏桓?明臣,你没有搞错?” “那里会弄错,前几日苏府上下动员了数十名弟子,浩浩荡荡地进了莫寒的营盘,声势如此之大,现在北境中那个不知?” 肖明臣道。 大将军定然想不到这莫寒是从哪里将桓公请动的吧?” 肖明臣盯着萧远山,笑问道。 “明臣,你卖什么关子?如果他真请动了桓公,自然是在桓府。” 萧远山说道。 “非也,非也!” 肖明臣放下手中的茶杯, “却是从安乐轩茗烟姑娘哪里,听闻莫寒当时一首词让茗烟姑娘当场落泪,有了茗烟姑娘从中说项,这才让桓公点头答应啊!据说还用了些威逼的手段,还杀了一个知客呢。” “哈哈哈,真不愧是莫家大少爷啊,什么人都敢得罪,不过桓公这回可是碰到铁板了,莫家可不会管桓公是不是圣手啊。” 萧远山笑着说: “不过,明臣,今日我找你来是有要事相商,你却与我说这些做什么?” 萧远山忽地省悟过来,沈明臣是自己手下第一谋士,定不会无的放矢。 “大将军睿智!” 肖明臣笑道。 “大将军的这次虽然守住了铁牢关,可是其他防线可有被攻破的迹象,朝堂众人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了,这场劫难如何度过,下官已有了计较,这其中便有这莫寒之故。” 肖明臣呵呵一笑: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大将军,想让莫家出手,不得不下重注啊!只怕一个折冲都尉恐怕不够,大将军不如在折子上表明莫寒之功,为其请功,这样一来,莫家就不得不出手保住大将军了。” 萧远山苦笑一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