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是这地方毕竟苦寒,太子身为国本早晚是要回到京都的。 既然他回来,这个位置就需要一个更合适的人选。 自从发落了英国公,这个位置的人选便争论不休,今日不过是爆发而已。 听了天政帝提起什么天伦之乐,慕长欢便知道这是父皇想儿子了。 “父皇,西北军曾是天子近军,虽说因为英国公精锐损失殆尽,可毕竟他们也是大燕的将士,从未有背叛之心,不能因英国公一人便否认了整个西北军。” 天政帝点头,“可如今朝中并无合适的将领,想来想去最合适的只有他们说起的两人。长欢啊,你能不能帮父皇想想这事儿该如何做?” 萧将军,亦或是赋闲在家的李志清,其他人并无如此威信或者不足以被天政帝信任。 左相之人背后是太后一党,太后在世便能搅动风云,如今太后不再,他们更是紧迫的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着急的往各个位置塞上自家人。 他们的心思陛下心里清楚,可现在的大燕内忧外患,这群人不思忠军报国,反倒为了一己私欲,勾结朋党,以至朝堂混乱。 “父皇,长欢已经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沈故渊去最合适。” 天政帝显然有些不悦,“右相无错,为何要将他贬出京都。” “正是因为无错有功才要让右相沈故渊亲巡西北,西北军如今人心涣散,太子之前写信回来,已然说明了情况。 阿弟虽是太子,毕竟没什么治理军队的经验,那英国公又在西北折腾了许多年,那些将领摸在手里都是油滑,这西北军里面有多少人是朋党,多少人是无辜,总要有人去断清楚,功过赏罚分明了,才能交给其他人。 长欢以为,这京都之内,如今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情的,只有沈故渊。” 天政帝何尝不知道这个消息,可是沈故渊可是右相,他若去了,谁帮他镇着京都呢? “父皇,大燕积弱,我们必须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军政,沈故渊这次去看似整顿西北军,其实是让他有时间了解我大燕整体军备情况,都是为了日后军务改革。” 听到这话,天政帝的眼神微微亮起。 “长欢的意思是?要改革?” 这段时日,慕长欢反省了许多,重生归来后,她深刻的意识到了一点,如今的大燕,积弱已久,不改革前世末路总不能改,当年沈故渊提出了改革,可是他一人之力太过渺小,而他要去动的又是众多豪门的利益,他一人绝对做不成。 所以,慕长欢想要他去西北,先改一角,在改全篇。 西北军乃是叛军,改他们没人会发觉出错。 慕长欢是要在最快的时间内,积蓄力量。 “长欢……” 天政帝还要再说什么,可是慕长欢却看到御书房外有人影晃动,顿时摇了摇头,对着外面喊了声,“李公公,什么时辰了?” 李贤英推开了门,“回公主殿下,辰时三刻刚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