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就是这么一耽搁,已经做好准备只待军令的警备中队,只能是杵在原地继续等待,彻底丧失了支援一线阵地的最好机会。 本来,他们这200号生力军加入,不说可以将217团的三个步兵连彻底赶出阵地,大量杀伤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其实,就连老王自己,都已经做好三个基本以老兵组成的步兵连伤亡率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打算。 或许损失会很大,但如果能将第四步兵旅团那层最硬的壳撬开,那一切损失都值得。迎接暂2师和37师两个步兵团的,将是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甚至是中日对阵百年来,都未曾有过的胜利。 别说三个步兵连,就是217团全团填进去,都值得。 中国人进入快100米的距离,才被一线日军发现,此起彼伏的大呼小叫充斥着整个阵地,不时的有枪弹射出,也不时的有深蓝色身影倒下。 深蓝色身影也开始开枪,但基本都是开完一枪,就把沉重的步枪丢弃,反手拔出背上背负的大刀,大步发力狂奔,进入最后的冲锋阶段。 枪,在这一刻,远没有熟悉的刀好用,既然日军擅长白刃战,那么,就看看是你的刺刀锋利,还是我29军的大刀片更强。 曾经在喜峰口一战成名的109旅官兵,再次举起了他们曾经剁下日军不少脑袋的环首大刀。 既有勇敢,也有信心,这就是胜利带来的作用。 阳光下,刀光雪亮似雪! “杀!”一直保持着沉默的中国军人,头一次爆发出怒吼。。 “杀!杀!杀!” 三处阵地上冲锋中的中国官兵们,以“杀”字齐声应和着,其中流露出的杀气森然,比中国北方初春的风,还要凛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