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奸商-《重生文娱巨星》


    第(2/3)页

    宫晓冬表示现在的库存加上每日的印刷量最多最多能在一天之内在京都铺设七十万本书。

    这也是没得办法的,宫晓冬的印刷厂真不算小了,如果有模板一天最快能印刷五十万册的书。

    但是这五十万的书不可能全部只印刷程然一个人的书,她还有很多很多别的客户,光是违约金就是一大笔费用。

    而且在这个印刷当中保证数量的同时还要保证质量,宫晓冬一天能印刷三十万册子的书籍说实话真的已经是极限了。

    李秋雪也没为难小姨,这的确是她的极限了,而且谁说李家就没印刷厂了?

    只是没在卡莱尔旗下的而已。

    李秋雪先让宫晓冬把剩下的书籍全部压在仓库里面,打死不能少一本。

    现在在一些人的推波助澜下,一开始更多是玩笑性质的“奸商程然”这个外号,在维护上面逐渐变味起来。

    李秋雪在商场纵横许久还能不明白这是有人在故意在抹黑程然?

    而且 这里面肯定还有更多的奸商和黄牛。

    整个京都在短短的两天内投放了四十万册子的书籍,哪怕是因为十来位老教授的原因,加上程然庞大的粉丝数量李秋雪真的不相信这四十万就一点水花没砸出来!

    而且许多读者都是能接受其他地区《三国演义》上架晚一点,毕竟这也算是一种常态。

    往往都是先在网络上看到京都什么书卖的比较好,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后他们的所居住的书店才会上架。

    但是今天就这么一上午已经快有百万人在辱骂程然是“奸商”了。

    那么按照李秋雪的估计,估计是有人在知道程然《三国演义》书籍的信息,然后故意积压囤货,抄出天价,然后从中赚取暴利。

    李秋雪的这个猜想并不是没有可能。

    按照正常出版社印书,一般对于新书只会印刷二十万册。

    这已经不少了,毕竟印刷多卖不出他们也会亏啊。

    反正又不是只有你一本书,新人就干脆只先印刷十万左右。

    假设你这十万本书在京都一个星期半个月里面贩卖完,或者读者对这本的风评普遍叫好,那么印刷厂那边才会继续印刷。

    所以每年都会有很多辛辛苦苦写出一本书的作者,连京都这个城市都没有走出去。

    但程然这本就是个例外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