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怎么还去书院?就不能干点正事?咱们出去转转,听听书,喝喝茶,不香么?” 一听去书院,宗舒就头晕。 看到缨络似笑非笑,魏公公在一旁虎视眈眈,宗舒想了想,还是去一趟吧,听烦了,大不了睡一觉。 一进书院,就愣了,偌大的一个教室,只坐了二十几个人。 过去,这教堂不是坐得满满当当的? 一看,下面坐着的,有蔡修,有李少言,有李若水,其他人,全部都是,太监! 李若水当时不是被自己气走了吗?今天又回到书院了,难道他今天讲课,就为了这几个太监? 难道是徽宗一时兴起,在归宗书院开了一个“太监服务技能特训班”? 李若水看宗舒来了,说道:“宗舒,听蔡修说,你讲书很好?我们都想听一听。” 《射雕英雄传》只是在书院里讲了头几回,名声已经传开了。 蔡修也走过来,不阴不阳地说道:“宗舒,你今天可要好好讲一讲《射雕英雄传》,最好是从头讲,一句也不能少。” 从头讲,你不是听过了吗?一看这群太监,敢情是专门为他们讲的。所以要从头讲。 什么时候,蔡修和太监的关系这么好了?童贯是太监的头头,蔡京和童贯不是有矛盾么? 蔡修向宗舒一个个地介绍太监。其中一个太监的名字引起了宗舒的注意。 此人叫梁师成,是徽宗最为宠信的太监之一。第一当然是童贯。 梁师成带着二十多个太监来听讲书,不用当值了吗? 宋代的武将出征,也得派个太监跟着。甚至很多时候,武将得听太监的。 这仗能打赢才怪! 北宋毁在太监手里,一点都不过分。 宗舒走上讲台,咳嗽一声,准备开讲时,发现太监们纷纷拿出了小楷笔,铺开了纸张,准备记录。 缨络一看这种情况,立马朝蔡修说道:“蔡修,你想做什么,想再制造一个‘乌台诗案’吗?” 乌台诗案,是有人从苏东坡的诗中发现,苏东坡讽刺朝廷、反对变法。 当时,宋神宗正是一心要变法的时候,看到苏东坡这个刺头这么讽刺新法,勃然大怒,让人赶紧把苏东坡抓来问罪。 幸好太祖赵匡胤不允许后代杀文人,否则苏东坡早就被拉出去砍了! 缨络还真是不错,及时提醒。并且对即将出版的《射雕英雄传》进行把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