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瓷器作坊老冯那里制作了一个喇叭,将纸盆振膜安在其中。 这种喇叭,放大效率比起后世带电池的喇叭,差得远了。 即便做出的这个喇叭如此原始,也足以让众人震惊。 林灵素们也不难理解,这个喇叭,也就相当于人喊话时,双手拢于嘴前的形状。 只不过,这个喇叭多了一个纸盆振膜。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装置,就可以将人的声音扩大数倍。 众人都服气了,国师的老师,就是不一样,随便搞一个东西,都能有惊人的功效。 宗舒却是十分不满意,这喇叭,只能让古人惊掉下巴,放到现代,只能让人笑掉大牙。 仅从材料上讲,塑胶、金属以及合成纤维现在还搞不出来。 塑胶这东西,得从石油中提炼。 想要喇叭扩音并且不失真,必须用上电! 仅仅制作一个电喇叭,就得用上磁石、电感线圈。 磁石倒是有,电感线圈也能制出来,大宋的铜工艺也相对成熟,在铜丝上涂上漆,多次烘焙就成了漆包线。 最关键的,必须制作出蓄电池。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电喇叭,制作出来,需要的工艺和材料太多了。 更不要说制作什么简单的直流发电机之类。 宗舒认为,科技兴国完全可以弯道超车。 蒸汽机的发明,开启了人类工业革命。不久之后,发电机的发明则是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就大宋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讲,制造出蒸汽机的难度,要远远小于制造出发电机的难度。 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基于水汽冲开了茶壶盖子,是科学与技术的初次结合。 而制造发电机所需要的材料、工艺并没有超过蒸汽机,只是发明发电机的原理更为复杂、更为抽象。 发电机必须有最基础、最底层的理论作为指导,如果不懂电磁感应理论,根本不可能造出来。 只要能造出来蒸汽机,那么造发电机也不成问题。 因为,宗舒明白理论,特别是电磁感应理论。 那么,可以一步到位,直接搞发电机。 宗舒马上着手,开始编写《电学基础》,自己亲任教习。 这一切,大宋科学院的储备少之又少。说到底,还是人才太少! 像苏易这样的人多了,大家就可以分头攻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