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可以养私兵了-《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第(2/3)页

    从辽军灭了种家军、最近又挫败金人的情况看,辽人并没有山穷水尽。

    “辽人攻西夏,一百年了,不也没有攻下吗?”太后道:“国运的盛衰、气数的有无,非一时一役之功。”

    徽宗一想,还是太后看得深、想得远呐。

    太后又提起以前说的话,宗舒可以把萧小小娶过来,为大宋男儿争点脸面。

    从身份上讲,宗舒是天子门生、是太子宗师,也不算低了。

    “金人如若得知,我大宋岂不是又有祸事?”徽宗问道。

    太后叹了一口气,这皇帝太沉迷于书画金石了,对处理政务方面,经验缺乏得很。

    太后解释说,对于金、辽的政策,可以一明一暗。

    明面上,与金国订立同盟,就以缨络嫁入金国为代价。

    私下里,与辽国暗通款曲,就让宗舒奉旨勾女为前提。

    如果金国发现了什么,大宋也好交待。

    宗舒和辽国的来往,是宗舒个人的事情,朝廷并不知情。

    其实,宗舒和萧小小那点事,金国人早就知道了。

    如果辽人到时候恢复神勇,压住了金国人,那么宗舒就是大宋与辽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脚踏两只船,谁也不得罪。这是太后给徽宗定下的外交政策。

    不过,这就苦了珠珠了。

    太后说道,与祖宗社稷、赵家江山相比,皇子、公主算什么?

    “佶儿,最近你看了宗舒写的《三国演义》吗?”太后问道。

    “看了,太子办的《大宋时报》已经连载完了,有书商已集结出版。”

    徽宗其实每一期都看,都是让殿前都指挥使高俅找给他看的。

    对其他人,徽宗没有透露过他看《大宋时报》的消息。

    太后问起这事,徽宗就只有实话实说了。

    “蜀国之亡,在于伐吴!如若不然,三国鼎立,蜀国还有复汉之希望。”太后道:“宗舒一直说,不要伐辽。《三国演义》,宗舒用意极深呐。”

    徽宗马上回忆了一下《三国演义》,发现太后分析得十分在理。

    宗舒在朝堂上多次申明了联辽制金的策略,但遭到童贯、蔡京等人反对。

    于是宗舒就讲《三国演义》,通过故事和历史的融合,来影射和暗喻宋、金、辽之间的关系。

    宗舒,真是用心良苦啊。

    如果是过去,徽宗真的会认为宗舒这是在与朝廷作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