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本来,宗舒还想着为每家每户装上马桶,但怕流民们一下子不习惯。 不要说流民们不习惯,恐怕达官贵人们不一定能够接受,在家里怎么能拉屎撒尿呢? 所以,宗舒就采取了几家共用一个公共厕所的做法。 为了让流民们安心工作,宗舒交待林灵素多设置一些公益岗位,比如打更的,保洁的,维持秩序的等。 从一开始,宗舒就要为这里的人们定下规矩,让大家自觉养成文明习惯。 有教育不一定有教养,有文化不一定讲文明。 于是,密县基地开办了一个“文明夜校”,制定了“文明公约二十条”。 除了不偷盗、不打架等众所周知的之外,又规定不许乱扔垃圾、不许乱吐口水、不许随地大小便等等。 对于违反文明公约的,实行积分制处罚,积累到一定的罚分,轻则罚收夜香、扫地,重则罚银钱。 屡教不改者,从密县基地开除,想去哪儿去哪儿。 每个人的积分都要公开,让大家心服口服。 这一路看来,太子和珠珠包括李少言都大为叹服。 宗舒不仅仅亲自规划了整个密县基地,还将大家的日常生活都考虑得如此之细。 与这里的环境和秩序一比较,汴梁简直得乱得不成样子。 这里热火朝天,但又井然有序,主要是这里的流民规规矩矩。 办“文明夜校”,制定“文明公约”,这些流民没有一个反对的。毕竟,这是恩公宗舒提出来的。 当时宗舒对大家讲:“本少爷是最文明的文盲,不讲文化,讲文明!” 刚开始,流民们因为习惯问题有所违反,但时间一长,涉及到他们能不能在密县基地生活下去,所以都小心起来。 在大家都遵守的时候,忽然发现了巨大的好处。 人们生活在这里极为惬意,就连汴梁城都比不上。 李少言来密县基地多次了,主要是和老朋友牛皋、曹宗申等人吹牛聊天。 这里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青楼妓馆。如果有这些,李少言宁愿天天泡在这里不回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