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收购烛铺、垄断原料,所有的一切费用,都是蔡京出的。 心塞了! 蔡京在宗舒这里已经折了不少银子了。 第一次是宗舒先让陛下为安济坊和居养院捐了一万两银子,同时赞扬了他创办安济坊和居养院的善举,忽然提出让他捐三万两。 这三万两银子,宗舒用于在密县救济流民。 第二次是修建暖阁,一间暖阁一万两银子,共被讹去了八万两。 第三次是花了三十万两银子从宗舒那里购得了通真宫,结果几天之后通真宫沉入地下,让他的银子彻底打了水漂。 简直是太可恶了! 这个和蔡修一样年轻的家伙,怎么会成了他的灾星? 这厮怎么处处与他作对? 蔡京回忆了一下,自己并没有得罪过他! 而这厮一见蔡家的人,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反感。 此时的蔡京,是郁闷加气愤。 宗舒这么一搅活,显然给蔡家烛业来了一次“开门黑”。 这对于做生意来讲,是大忌讳。 蔡修气得没办法了,穿街来到茶坊的顶楼。 蔡修气呼呼的样子,反而让蔡京冷静下来。 跟着蔡修一起来的掌柜,就是原来的老板,安慰起了蔡京。 “蔡相公,大可不必忧心。据小的了解,他们的蜡烛是从密县拉过来的。我想,应该是从索须河运来的南方白蜡虫。他们的原料不会多。” “密县没有乌桕树,也没有养蜂户。小的判断,他们支撑不了几天。我们可以静等。” 掌柜因为已经卖掉了铺子,现在只是一个打工的,算是局外之人,反而更加冷静。 掌柜一分析,蔡京的心放下了大半,反正,蔡家已经把原料都垄断了,宗舒还有多少蜡烛可以卖? 宗舒的蜡烛一卖光,人们不还得买蔡家的蜡烛? 宗舒这么做,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各位亲,听好了!大宋照明的蜡烛将逐渐退出市场。要买的,抓紧了!” 熟悉的大喇叭又响了起来。 哈哈,蔡修笑了起来,对掌柜猛夸了一顿。 果然,宗舒就没有多少蜡烛,再加上原料得不到,不退出市场才怪! 宗舒退出市场了,下面就轮到蔡家烛业发财了。 没有多少蜡烛,退出市场了?还至于盘下一个铺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