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徽宗大笑起来,也难怪,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吃着就是特别是享受。 徽宗这才明白宗舒让太子下地耕作的用意。 让太子如此做,就是为了让他了解农业、熟悉农事。 徽宗今天出来一趟,只是割了一会儿稻子,就了解了不少知识。 过去,他根本不知道稻子什么时候种和收、什么价格、亩产多少。 不了解这些,在制定政策时就会发生偏差,甚至或被朝廷官员和府州官员糊弄。 就如同听到百姓没粮可吃,就反问“百姓为何不吃肉”的皇帝一样,明显就是要亡国。 今天只是出来一趟,干了一会儿,与陈旉聊了聊,就知道这么丰富的信息,真是不虚此行。 难怪,当时刘皇后坚持要让太子拜宗舒为师。 宗舒教太子,很有一套! 如果是李若水,绝对不会把太子领到田间地头去。 徽宗知道,太子也不少到这里。这里,也是太子当时和宗舒一起出来,找到石炭的地方。 这半年来朝廷很多变化,尤其是内库用度的增加,不仅与宗舒有关系,和太子的倾力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看得出来,南稻北移成功了,宗舒是首功,太子的功劳也不小。 如果太子和其他官员一样,根本不相信宗舒会成功,怎么会多次到密县来?怎么会亲自下地劳作? 再看看今天一起来的官员们,有一小半都曾在汴梁城外翻过地。 宗舒让二百余名官员到大宋科学院听课和劳动,用来冲抵宗舒借给他们的银子。 宗舒之所以借给他们银子,是因为他们把银子投到梁师成的火柴厂,血本无归。 因为梁师成,二百多名官员马上陷入经济困顿,幸好宗舒采取了这种方式,才稳住了他们。 否则,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 宗舒此举,等于是为梁师成擦屁股,更深一点看,是为朝廷分忧愁。 给宗舒一点什么赏赐? 好像给不了什么了,已经赐他同进士出身了,让他当官,他也不愿意。 赐给他银子?宗舒是大宋首富,银子少了,人家根本就看不上! “宗舒,南稻北移大获成功,利在当下,功在千秋!”徽宗给出了一个定论。 群臣纷纷点头,宗舒和太子这次,的确是做了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做成,解决了整个大宋潜在的危机,也为大宋的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