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难怪,这个时候,这个地方,根本没有稻米。 米,开始只是音译,后来就变成了姓。 我大汉同化融合的本事,真是强大。 如果武力也如此强大,就完美了。 “爆米花,你如果不姓米多好。”宗舒说道。 米花吃吃地笑:“我爹姓米,我自然就姓米了。难道,还有比米更好的姓?” “当然有了,你姓菊多好啊!菊花,多高雅!” 噗,众人都笑起来。跟着宗舒时间长了,这帮人也都学会了不少新词儿,自然也了解宗舒的说话方式。 米花不知道大家笑什么。 “奚族?”宗舒严肃起来:“你们与米信,是什么关系?” “米信,是我祖上。”米花又指了一下男子:“这是我父亲,米古鲁。” 有宋一代,几乎所有的北方民族都与大宋作对,但唯有奚族不同。 《资治通鉴续纪》记载:“信,本奚人,少勇悍,以善射闻,遂征入行伍,同时隶太祖麾下,得给使左右,遂委心焉,改名信。” 宋太祖大战幽州败退之后,米信带手下数百名龙卫军骑兵为宋军断后。 宋军安全撤出战场之后,米信依然坚持作战,被辽军包围,战斗持续到日暮,身边只剩下百人,米信手持大刀高呼突围,砍杀了十几名辽兵。 奚族是个能征善战的民族。 奚族过去一直生活在西拉木伦河区域,与契丹杂居在一起。 契丹崛起之后,奚族一部归顺契丹,一部分还在反抗,其中米信带着奚族骑兵投了大宋。 在辽国败退之后,金人来了,奚族还是不服气,与金人打了好多年。 宗舒在研究宋史时,对北方民族,印象最好的就是奚族。 这个民族不仅悍勇,关键人家还讲究技术。 奚人善于造车并以此见称于历史。 奚人多居住在山地与平原的交接地带,有着取之不尽的造车材料。 奚人往往以车为栏,人居期间。 奚车除广泛用于牧业生产,战时也用于运载辎重。 北宋的沈括曾经记载:奚车不能任重而利于行山。 车一般都在平地上走,而奚车却能够“行山”! 这在古代简直是不可思议,他们能造出“山地车”! “你叫什么,米轱辘?”宗舒忽然想起来,这名字好巧,奚人善造车,此人的名字就叫到米咕噜,不就是轱辘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