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拐弯抹角-《窃国》


    第(2/3)页

    在官场行走多年的张让对这种眼神自然很熟悉,这人的意思是生人回避。“壮士请说,这几人俱是我心腹,有何言语不必隐瞒。”

    张让在朝中可谓一手遮天,但是结下的仇人也不少,自然会万事小心,尤其是面对这么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他更是要多加小心。

    同时对这人所求之事,心中有些好奇,难道他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需要我处理?张让目光闪动心中已经有了计较,类似于处理事情这种请求不同于求官职,县尉之上还有县令、都尉等官职,但是处理事情有第一次不一定会有第二次。张让自然是会多要金钱。

    “实不相瞒,在下是匈奴部落将军乃言。今次来到京城就是想请大人在皇帝面前说项,使幽州官军撤离广宁县城,放我部首领出广宁县城。”乃言说出了自己的目的,还说若是张让能办成此事,匈奴部落将发誓永远不再进犯大汉国土,且会将全部金钱送出,作为和谈的条件。

    乃言的身份让张让大为诧异,他没有想到鲜卑部落的人竟然找到了这里,同时心中也有些得意,暗说自己名声极大,境外的匈奴部落都有耳闻。

    从这兵士所提好处,张让可以看出被赵逸围困在广宁县的羌渠所部只怕是朝不保夕了,他们急需朝廷的撤兵命令。

    乃言他们越是着急,张让就越表示无能为力,时间拖得越久,张让得到的好处就越多。他敛去惊讶的神情“将军请回吧,此时在下无能为力。”

    “大人在朝廷只手遮天,只要大人肯开口相助,定能做成此事。”乃言开口说道,在匈奴部落军师交代他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曾说过,让他提防张让坐地起价。如今果不其然这张让果然是坐地起价,这让乃言十分气恼,却又如须卜那样毫无办法,因为如今幽州形势可关乎他们部落的生死存亡。

    故而纵然张让坐地起价,乃言也不敢有丝毫怨言,只能暂时满足张让的条件。乃言再次将条件增高,说只要张让能做成此事,他们不仅将部落内三分之一的金钱双手奉上,还会将部落最神骏的骏马送给乃言。心中却是对张让很是怨恨,待到日后我们大军攻破洛阳,这院落内的一切都是我们匈奴部落的,到时候定要将张让千刀万剐,以报今日之仇。

    对于匈奴部落来说,神骏的战马比金银可是珍贵多了,有了神骏的战马,他们可以劫掠金银,但是有金银却不一定能买到好的战马。

    与匈奴兵士的观念不同,张让对那三分之一的金钱倒是很感兴趣。如今羌渠部落已经伤亡过半,如今这半数残逃回部落,十数年间对大汉皇朝也不会有丝毫威胁。

    再者说赵逸所立的功劳已经够多的了,若是再得到这个功劳,张让怕自己会压制不住赵逸这个人才,在这个时候适可而止,或许也不是坏事。

    但是让张让头疼的是,如今朝廷内近成官员,都赞成赵逸继续攻击羌渠部落,就连张让收拢的一些大臣,也同意赵逸进攻羌渠部落,这让张让很是气恼。尤其是自己的乖宝宝汉灵帝,竟然也有倾向官员的念头。

    此次张让之所以失败,绝大部分原因在于所选统领幽州兵马的杨秀太不堪,若是他在幽州有点名声,何进怎敢如此行事。

    可惜的是十常侍外戚官员虽然不少,但都是些骄奢淫逸之辈,欺压百姓克扣军饷,这种事情他们做的很优秀,但却没有能带兵打仗之人。让杨秀担任代郡郡守,张让与赵忠的本意是锻炼杨秀成大器,日后可以掌管更多的兵马。

    担任郡守半年以来,赵逸的名声是越来越响,但是杨秀的名声却越来越臭。使得每次接到幽州奏报的赵忠都想打杨秀几个耳光,不止一次对张让说,若赵逸是自己的妹夫,那该有多好。

    “依在下看来,我汉朝与匈奴部落乃是兄弟之邦,双方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但贵部首领竟然做出破坏你我两部关系之事,从这点来说,我部官军就算将你部兵士尽数诛杀都不为过。”张让谴责一下羌渠的罪行,言外之意只有一句话,匈奴部落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全是你们咎由自取,与大汉皇朝根本毫无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