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成就感-《食全食美》
            
            
            
                
    第(1/3)页
    整个四月师雁行都在花钱,  租房、买人、置办零碎儿,忙得不可开交。
    周开介绍的南四街小二进院子师雁行看了,确实不错。
    与现任租客见了两回,确实是正经来赶考的,  奈何时运不济,  学问上大约也差了点,  考了四五年都没考中。
    普通百姓人家的家底根本经不起这么耗,考生本人已心生退意,  正好家里老人生病,  彻底断了最后一丝念想,决意退租回家。
    读书人么,  颇讲究,  院子收拾得很干净。
    小小的二进,  没太多装饰,前头正门两侧沿街倒座房,  一边屋子多,放置常用的工具。
    一边屋子少,  大半空间改建成马厩,供住户们安置牲口,  出入随行、搬运草料都便宜。
    穿过月亮洞门就进了正院,左右东西厢房,  正房坐北朝南,  大开间,很亮堂。
    角落还有东西耳房,小巧,  很深,  采光也不大好,  分作厨房和库房。
    现任租客生怕她们不接,亦步亦趋跟着,见她们的视线落到哪儿,就急忙忙介绍。
    “瓦片都是好的,两年一番新,雨天滴水不漏……地上也是时时打扫,您看这砖缝,都是笔直的,没半点磕碰。”
    江茴心生欢喜,声音中难掩期盼向往。
    “正房好敞亮,也大,隔开东西两大间,小两进。你独自占一边,我跟鱼阵一边,里间做卧房,外间做书房,拉上帘子,互不相扰。有外客来了,在正厅接待,隔着帘子也瞧不见里头。”
    即便帘子开闭,最多看见书房,里面的卧房依旧隐秘。
    其实正经应该用多宝阁或大屏风隔开,但寻常百姓人家哪里来的闲钱置办?也没那么多东西摆,故而这类出租房内大多没有桌椅板凳之外的家具。
    两侧厢房也十分宽大,师雁行想着买来的女孩子们,外加郭苗和胡三娘子,一侧厢房就绰绰有余,再多几人也住得下。
    剩下的空出来放石磨、各色大料以及其他家当。
    随着摊子越来越大,师雁行深觉只胡三娘子一个护院不成,前阵子已让她给昔日好友去了信。
    若是顺利,再过两月必有回音。
    师雁行买了五个女孩子,要么是家里揭不开锅,看年景又不好,索性提前卖了的;要么是家里有哥哥要成亲,卖了妹子换彩礼。
    大的才九岁,小的只有七岁,都很健康,只是突然来到陌生的环境,有些怯怯的。
    签了文书,她们就都是师雁行的人了。
    古代人口买卖已经具备非常成熟的产业链条,买家付了钱,人牙子也不立刻交人,而是会先帮着打理一回。
    会卖孩子的人家都不富裕,没病就够难的,要干净?做梦去吧!
    这些孩子身上都有虱子。
    这年月想喝口水都要去一桶桶提,提来了烧水不要柴火么?都是本钱。
    故而在底层人家,洗澡都是奢望,能时不时洗洗手脸就不错了。
    五个女孩子,总价七两,交钱的时候,师雁行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
    这只是卖价,那买的时候呢?
    一扭头,就对上一双双澄澈而茫然的眼睛。
    这是人啊。
    周开见多了心软的,并不以为意。
    “掌柜的到底年纪轻,心善,殊不知您买了她们才是真正的大善事呢!在您这儿好歹像个人,若落到旁人手里,指不定做什么呢!”
    现在还没闹灾,又都是健康的孩子,这才能有这个价。
    好些人贩子专门挑了闹灾的时候出手,饿殍满地,一小口袋粮食就能换个活人!
    再艰难的时候,甚至都不用粮食,一副薄皮漏风棺材就够了。
    残酷吗?
    残酷。
    可买卖双方都愿意。
    跟着有可能活,不跟着走?野狗正在背后等食吃呢!
    租下来院子,师雁行就开始“折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