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夜狙-《乱世小民》


    第(2/3)页

    “哎,咱不说这个啊!”孟有田赶紧伸手打住。不悦地说道:“看你倒是挺激动的样子,最好去睡一觉冷静一下。好了,以后再写吧。今儿就到这儿。”

    “不行。”秦怜芳差点把钢笔插到桌子上,瞪圆了猫眼,“好不容易逮着空儿。你又想偷懒。好,你不愿意听那个,我不说了,好好写行了吧?管你是激动还是冲动,又不关我的事情。”

    孟有田翻了翻眼睛,没好气地说道:“嗯,记着,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任何外界因素都不应对狙击手造成影响。不要想其他东西,头脑要纯净空白。只想着你应该做的事情。要学会控制自己,告诉自己只有一次开枪的机会。”

    ……………

    敌人的据点在地图上是一个点,公路则是一条线。点、线的控制对于敌人来说是不够的,何况还是不稳定的控制。这便使得敌人想达成“面”的控制还需要时间,需要兵力。

    同时。据点易守难攻,是个堡垒,但也象是个铁笼子。封锁沟、铁丝网阻挡了强攻的脚步,也使得敌人进出变得很不方便。只有两个带吊桥的出口,等绕出去追击的话,袭击者或骚扰者往往已经逃之夭夭。而且。还得小心被诱入地雷等陷阱的埋伏阵。

    正如孟有田所说的那样,敌我双方都在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发挥己方的长处,规避己方的短处。日军武备好,火力强,战斗素质高,便攻城掠地,以正规战为主,希图一举歼灭敌人;而抗日武装人数多,又是在本国土地上作战,但武器训练皆不如人,便采取避实击虚,利用熟悉地形地势的特点,对日军进行骚扰袭击,积小胜为大胜。

    所以,在这场狙击对决中,孟有田和斋藤不好说是谁更强一些,但从主动袭击的角度来看,他会更主动,活动范围更广,自由度更大,这让斋藤感到很难在一个舍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找到他,嗯,更准确的应该说是等到他。

    一夜的等待没有结果,天还没亮斋藤带着人去河边检查了一番,在确定宫本已经凶多吉少后,他又在那里守了一天,依然没有动静。等斋藤疲惫地回到据点,要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孟有田又悄悄地接近了据点。

    漆黑的夜空,象浸透了墨汁。但景物并不是千般一律的黑,山树林岗各有不同的颜色,有墨黑,有浓黑,浅黑,淡黑,很象中国丹青画那样的浓淡相宜。而且这一切都不是静止的,都象在神秘地飘游着。

    现在,孟有田不必再冒险蠕动着爬行几百米来达到射程,经过日夜的赶工,野外地道已经挖到了离封锁沟只有三四十米的距离。而且开始向两面延伸,他已经有了三个合适的射击出口。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战斗,他在用子弹,而同时挖掘地道的人们在用汗水和辛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