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无题-《乱世小民》
第(3/3)页
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牵就她,纵容她,宠溺她,不是为她好,却是把她推向死亡。倚仗有杆好枪,倚仗与自己的关系,小嫚已经显露出了骄傲和散漫的苗头,必须提早预防。
……………
孟有田在加紧训练民兵,加紧准备迎战,而根据地紧张的空气却似乎松懈下来。日军的频繁调动似乎只是假象,并没有真正进行扫荡的意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日军在进行了一系列战术欺骗,并扫清了外围障碍之后,终于显露出了真正的目的,即“固华北、抑洛阳、窥西安”,向占据的中条山脉展开了猛攻。
以十万打十八万,考虑到日军单位战力远超,再加上优势火力,可以说日军在此次作战中是“占据压倒优势”。而且战前日军的准备认真充分,而则仓促应战。以至出现了远途来袭的日军兵精粮足,而守在自己阵地上的被围后出现“断粮三日”绝境的咄咄怪事
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因拒绝摩擦,受胡宗南等人排挤,不见谅于蒋介石,到重庆述职后,被软禁在峨嵋山未归;战前按蒋介石要求,第一战区抽调号称“中条山铁柱子”的第四集团军进行,以致兵力不足;驻防纪律松驰,贩卖粮食、烟土,使日本奸细乘机混入,开战不久即瘫痪了很多中队的指挥系统;上层思想准备不足,下层部队没有任何应战准备,遭到突然进攻后进退失据,指挥混乱,部队互不协调……
中条山战役惨败的原因可以被后世史学家有条有理地列出很多,这很多的原因形成了巨大的合力,绝不是孟有田所想象的那样天真,弄出个坑道作战的想法便能改变的。
想法付诸实施需要时间,需要有人认可,需要有人去建设,更需要有坚如磬石的部队驻守。这薪方面面的条件,可以说是缺一不可,但中条山的显然并没有做到,失败也就在所难免。尽管其中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可并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