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四 见面-《斗铠》


    第(2/3)页

    听到孟聚的代号,韩主管顿时露出了笑容原来是鹰扬校尉阁下。我就是韩启峰,是新任的北疆情报站主管。”

    “是,先前卑职已经得到通知,大人要了,特意前来参见。”

    听孟聚喊他大人,韩主管脸上微红。北疆情报站,按照北府的编制只有正六品,而鹰扬校尉的官衔却是从五品官——也就是说,眼前的部下却比的官衔还要高上一点。

    他也不出声纠正,只是说鹰扬校尉真是有心了,本官就生受了。早就听闻阁下的大名了,易跟我说过,鹰扬校尉是他部下第一得力干将,神通广大,立功无数。本官初来乍到,对本地情况也不是很熟,还望鹰扬校尉也能象对易那样,对我多多支持。”

    易存心隐瞒的资料,除非他吃傻了才会跟你说这些话——孟聚淡淡说不敢,大人有事吩咐便是。”

    孟聚就是“荆棘”,韩主管对他很客气,主动起身给他倒了茶,孟聚只是淡淡说声有劳了。”,也不起身致谢。身子坐得四平八稳,官架子端得居然不比韩主管差多少。

    韩主管眼中利芒一闪,没出声,但心中已是十分不满。他自从北上以后,也接触了不少北国民众,无论是鹰侯还是普通老百姓,只要是来自江都的南唐官员,他们就象见了神仙一般,有人当场跪倒,有人激动得嚎啕大哭,甚至有人自动捐献家产的。在他们眼中,这个来自南唐的情报官员就是母国和华夏的象征,那种崇拜和尊敬的眼神令韩主管好不舒服。

    被人尊崇惯了,相比之下,眼前这位鹰侯的做派便显得特别突兀——这厮到底是身份,敢对这样这么大咧咧?

    韩主管旁敲侧击一番,想摸摸孟聚的底,但孟聚在天策北府和东陵卫两大情报机构都干过,当过鹰侯和刑案官,虽没学多少,但心思的敏锐和见识却是早锻炼出来的。他,盘问对方来历是情报界的大忌,尤其是鹰侯的身份。那是生死攸关的大事,除非对方主动告知,否则是不能问的。

    既然是这个半路出家的新主管不懂规矩,孟聚也没打算跟他客气,他胡吹了一通,说叫王长明,是靖安人,如今在靖安做点小生意,没正经事做。

    孟聚的气质和做派都不像做生意的,那韩主管心中有数,却也不好揭穿。他干咳一声。肃容道王校尉,我给你通报一些事吧:朝廷的北伐大业已到最关键的时候,我朝大军已攻占了西蜀的万州全郡,入川的门户已向敞开。王师水陆并进,船帆遮江,兵锋浩荡,势不可挡。西蜀军民虽沦落张氏手中已有两百余年,但他们心向朝廷正统,仰慕王化。王师天兵杀至,西蜀万民欢腾,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人心向背如此,可知西蜀战事已再无悬念,必以王师的大获全胜而终。

    鹰扬校尉,待西蜀一下,此长彼消之下,鞑子们定然丧胆。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必能迎来中原古都的光复。鹰扬校尉,你长期在敌后潜伏工作,实在是辛苦又危险。你的成绩,我定要禀报朝廷知晓。到那时,朝廷对你这样有功臣子的嘉奖和犒赏定然丰厚!”

    孟聚听得明白,对方所谓通报北伐军情只是幌子,关键还是后面说的,无非暗示形势大好,你为我效劳是大有好处的——这种话,换了个心思单纯的爱国鹰侯来听怕是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场宣誓效忠韩大人万死不辞了,但对孟聚来说,这几句话他实在太熟悉了——平常,这些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

    孟聚心下鄙夷,这个韩主管,一见面就封官许愿——而且许的还是要等到“王师光复中原日”这种不知要等到牛年马月才能实现的缥缈大愿——实在也太过庸俗。而且,已是南朝的从五品官了,谅韩主管这个六品官也没能耐提拔,对方不过是吹牛罢了。

    他淡淡说如此,卑职就多谢韩主管了。其实。卑职遗落胡尘久矣,能有机会为我华夏正统效力,那是卑职的荣幸。至于其他的事,卑职倒也不是很放在心上。”

    所谓居移体养移气,孟聚任官日久,这番话淡淡说来,自有一股官威气势,让人凛然。

    那韩主管一窒,暗怪这位鹰扬校尉好大的架子,也太不识好歹了。虽然他也这人不是寻常鹰侯,他有着朝廷从五品官衔,官比还高——但再说,你一个在北朝加入北府的鹰侯,出身不纯,难道能跟这种正宗的南朝名门子弟相比吗?

    你这个鹰扬校尉,连跟朝廷上折的资格都没有,他身在北地,表现如何,还不是任由?在南朝官场上,你没有出身,没有座师,没有派系,没人帮你,哪怕你官职再高,那也不过是无根浮萍罢了,一份奏折就可以毁了他!

    心中恼怒,但那韩主管也不带出来,反而笑道阁下所言甚是,为朝廷效劳,本是我华夏子民的职责,阁下的胸怀,实在令我敬佩。”

    这个韩主管废话忒多,浑没有以前易的爽快利索,孟聚心中对他很是腻烦,他说不敢。不知主管大人有何任务,这便吩咐下来吧,卑职定会勉力完成。”

    “不急不急,还早,我们先聊聊,聊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