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六章 白马非马-《大汉封侯》
第(3/3)页
“哦,呵呵。”荀立见儿子乖巧可爱,刚才心里略有些的阴霾,也是散了许多,“如此说来,竟是为父疏漏。”
“若是我儿喜爱,日后为父常驾车送你往来学塾便是。”荀立怕儿子力气不稳,也站起身来,一只手扶住荀昭。
“适才路过那片农田。”荀昭回过身去,指了指刚才经过的地方,“孩儿听田间农夫高歌,难道竟也是有什么喜悦之事?”
“呵呵。”荀立低下头去,看一眼荀昭,心里不禁满是欢喜,又拔出手来,在儿子头上轻抚几下,“农夫所喜,无非是田间禾苗长势。亲手栽培,又亲眼望见丰收可望,岂能不喜。”
荀立说完,又看一眼田间,见虽是听赵戒说过,今春雨水稍显不足,可田间庄稼的长势比起风调雨顺之时,也不算太差。若是下两月里都没有大旱大涝,丰收仍是可望。
“也只有天下太平之时,才会有这般景象吧。”荀昭又问一句。
“那是自然。”荀立点了点头,“如今天下太平,朝廷又施薄赋,田税只取三十中一,方有今日田间高歌。”
“孩儿曾经听说,当年文皇帝曾经下诏,免天下七年田税。”荀昭也望着田间,说话间似是有些不信。
“不错,确有此事。”荀立回道,“文皇帝乃是贤德天子,心有苍生之念。”
“当年高祖皇帝曾免祖地沛县赋税,文皇帝更是恩泽天下,我汉家天子竟也是如此知情知义。”荀昭说到这里,似乎竟是要手舞足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正是孩儿此生所念。即便只为一小吏,也是要造福乡里。”
“吾儿有这等心性……呵呵”荀立听了荀昭所言,心下欢喜,正要夸耀几句,忽得闻出了荀昭话里的味道,不禁是惊于此子心智。
“呵呵,吾儿心性虽善,却也得须知,赋税乃国家之根本,不可不重。”荀立笑了几声,对儿子诲尔谆谆,“吾儿治学,也莫要效仿白马非马,学那名家的诡辩之术。”
“白马非马?诡辩之术?”荀昭口中默念了几声,名家,岂不正是叔父说过的九流十家之一?
叔父曾经说过,九流十家,大半出自八门,却不知道那八门是哪一家门学,竟有这般的神通。这名家,也不知道和那八门,有什么关系。
想要立刻就问父亲,又顾忌着郑礼驾车在前,暂且把话搁在了心里。
荀立虽然也觉荀昭帮卫氏开脱,未免有些诡辩之道,可是经荀昭这么一说,仍是觉得心里舒畅了许多。
荀立惊叹于荀昭的心智,坐在前面驾车的郑礼更是心惊。好不容易准备好的一番说词,给荀昭这么一搅拌竟然是卸去了一大半的力道。
此子当真不可小窥!一时间,郑礼竟也不知道自己今日所为,究竟是对还是错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