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七章 君子不逆天-《大汉封侯》


    第(2/3)页

    “哦。”卫佑先是一愣,随即立刻明白过来,顿时不禁是抚掌大笑。

    上高河北,平阳侯邑。

    一座八面镂空的铜制香炉,安在堂内。一阵淡淡的辛夷香,随着香炉里溢出的缕缕细烟,在整间房里漫了开来。

    “你已是见过那荀立了?”一张瘦削蜡黄的长脸,从几卷书简后面抬了起来,向着郑礼问道。

    “荀立携子往卫氏求学,小弟正是和他同车而来。”即便是在郑季面前,郑礼仍是保持着翩翩风度。

    “那文教终究不肯把平阳县交于我郑氏。”郑季点了点头,轻叹一声,忽得又抬起眼来,朝着郑礼问道:“可你又如何可知,兑走了这荀立,文教不会再派一人前来?”

    “来一人,便兑走一人,看日后这平阳县里,还有谁人敢来?”郑礼吃吃而笑,看上倒像是在谈论什么风雅之事。

    “若是再把卫氏也扯了进来,即便是他文教亲自来做这平阳县令,只怕也是要大伤脑筋。”

    “可那荀立,毕竟也是卫绾亲自所点。”郑季对弟弟的话,暂且不置可否,“若是他果真能说得动卫氏,答应在那上高河南,再掘一条下高河,又该如何?平常的寻滋闹事,只怕未必难得住他。”

    “等到了明年开春,兴许新河已成,想要再行事,也是难了。”

    “小弟不正是为此事而来。”郑礼虽见兄长说到难处,却仍是不慌不忙。“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还须得兄长决断。”

    “哦。”郑季略有些诧异的应了一声,“你倒是先说来听听。”

    “兄长可记得,我河东自古以来便是有句民谣。”郑礼略整一下头上冠巾,“二月二,龙抬头;二月蛰伏,六月来。”

    “向来我河东的气候,若是春季雨水缺少,等到了六七月里,定会有几场暴雨。到时,汾河与上高河都会是河水暴涨。”郑礼的声音,逐渐放得小了一些。

    “你是想要掘开河堤,引洪水入县中,淹他卫氏庄田?”郑季心中大惊,脸色也跟着一沉。

    “此事未免太过凶险,又岂是能保证不被人发现。”郑季斟酌一二,只是连连摇头,“若是传扬出去,就算兑走了那荀立,只怕也要赔上我郑家。”

    “兄长且听小弟说完。”郑礼轻轻一笑,开口说道,“小弟要做的,并非是掘开南岸,小弟要掘的,其实是那上高河北岸。”

    “北岸?”郑季心里又是一惊,“北岸不但是我郑家私地,更是公主汤沐赋税所在。”

    “至多也就是赔上一年的收成,换平阳一县之地,有何不可。”郑礼见郑季心惊,未免觉得兄长未免太过浅薄。

    “你我兄弟生长于此,对这上高河两岸的地势人口,也是了然于胸。”郑礼又继续说道,“这上高河北,包括我郑氏在内,只有田地三万亩,人口三千户。而上高河南,则是有田地八万亩,人口七千户。”

    “若兄长为这平阳县令,遇见如此情形,又该如何?”郑礼说完,追问郑季一句。

    “这……”郑季被郑礼如此一问,顿时也觉得甚是为难,“若不因为河北是平阳侯和平阳公主所在,自然是掘北岸来的更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