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三章 一人当国-《大汉封侯》
第(2/3)页
荀昭的体力不如卫青,昨天夜里又是折腾到了下半夜才睡下,直等到卫青来叫了,睁眼一看,才发现天色已大亮,急急忙忙的爬起身来。
奔出门外,卫子夫已是帮荀昭打了一桶水放在井边让他漱洗,又站在一边笑眯眯的看。虽然被人在一旁看着梳洗未免有些别扭,心里却有些暖暖的。很认真的擦洗了好几次,直到口舌被井水滤得有些发苦,脸上的皮肤也被擦得有些发红了才作罢。
卫青只怕是去迟了耽误时候,一直在一边催促。荀昭也是无可奈何,漱洗完后直接拿了一块面饽就跟了出来。可是再等和卫青两个奔到学塾,却发现里面居然空无一人,荀昭这时方才想起今日可巧是“沐假”之期,顿时笑作一团,惹得卫青脸上一阵发红。
从前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也有过休息天跑到学校或者单位准备开工的经历,眼下只是再干了一回罢了。
于是又拖着卫青回去找左小虎,乘车回去平阳县城。
县城后衙里面,因为今日是沐假,所以荀立和林氏都在。
父母两个,只当荀昭昨日是留宿在平阳侯府里的,也不去细究,而林氏倒是第一次见着卫青。
林氏昨个已经听荀立说过荀昭要收卫青当门客的事儿,已是笑了半天。
此回见着卫青,看此子虽然只有九岁,却是生英武,也是喜爱。再上荀立和林氏只有荀昭一个儿子,平日里只觉得儿子未免太过寂寞,眼下正好有了卫青陪着,所以看着卫青也格外入眼。
当下就吩咐左小虎带卫青去街上再量几身衣裳,又怕左小虎心粗,反正来回时候也不长,便叫春绿也跟了过去。
等卫青跟着左小虎出去了,荀昭正想去拿了弓箭去屋后练射,可想了一想,却又把弓箭放了下来,朝着父亲所在的后堂走了过去。
“父亲大人。”荀昭见后堂门开着,父亲正伏在案上读书,便直接走了进去,略一作揖。
“昭儿,坐这里来。”荀立抬起头来,见是荀昭,连忙丢下手中的书简,招了招手,让儿子在身边坐下。
“可是上回拿给你的书已是读完了?”荀立当儿子追到后堂里来,是上回拿给他看的《国风》已经读完了,想再来要。
“孩儿只是有些事情,想要请教父亲。”荀昭摇了摇头,在父亲身边坐了下来。
“哦。”荀立呵呵笑了两声,神色间甚是喜悦,“我儿但问无妨。”
“孩儿想问父亲,我河东郡内,为何少见墨家学士?”荀昭犹豫了片刻,还是问了出来。
关于师傅的行踪,荀昭自然是不会泄露丝毫。墨家毕竟名列九流十家之一,若只是从旁侧敲,想来并不惹人猜疑。
况且对于父亲的气节,荀昭也是清楚,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人可以和荀昭商量些事情,那么自然是只有父亲了。毕竟父子血脉相连,荀立也只有荀昭这么一个儿子,平日里几乎可以说是溺爱。即便是被父亲察觉到了,荀昭也不必担心什么。
“墨家……”父亲的反应,似乎并没有荀昭想象中的那么大,甚至连声音都丝毫没有放小。
“墨家之士,主张兼爱非攻。”荀立仔细给荀昭讲解,“当年诸侯相争之时,天下大乱;若是战端一起,更是赤地千里。”
“墨家门生仗剑行走天下,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深得民心,可为一时之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