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十二章 将门虎子-《大汉封侯》
第(3/3)页
窦太后忽得话锋一转,也不知道换到了哪里去了。
“这……”窦婴是聪明人,虽然还不明白到底从何说起,但是也知道话头该是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哀家听说,那荀昭是卫太傅门下的弟子?”窦太后渐渐的把话头挑明了些。
“此子只是就近在平阳卫塾里求学,并不能完全算是卫绾门下的弟子。”窦婴知道太后向来对卫绾有些不待见,想着帮两人稍微撇开一些。
“那即便不是,也能沾着了。”窦太后却是不吃窦婴的这一套,仍是继续向下说道,“那么说来,这荀昭,也该算是你们儒家的弟子了。”
“这么小个孩子,非要让和你们学什么争强好胜,本该是孩童天性,非是要分那么多尊卑高下。”窦太后的话里,已是隐隐有了些想让荀昭改换门庭的意思,“我看太子洗马汲黯也颇有才学,为何不能让他和太子去做个学伴。”
“太后有所不知。”窦婴当下也被窦太后的话弄了一个哭笑不得,“那荀昭乃是临汾荀氏子弟,是荀圣的后人,他所学的其实也大多是荀氏的门学。上回柏至侯来时,想是没有和太后您说明白些。”
“荀圣后人?”窦太后听窦婴这么说,顿时也是愣了一下。
上回许昌来的时候,还真没有和自己说起这个,甚至连荀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没有完全说得明白。
“既是荀圣后人,那倒也是不可强求。”即便是贵如太后,面对荀子这么一大块招牌,也是要有几分敬重。
更何况在儒家的诸位圣贤中,荀子也是最为另类的一个。身为儒家,却偏偏教出了李斯和韩非两位法家高徒,也是唯一一个曾经用道家思想去解说过仁义道德的人。
相对于孟子的“伪善”,窦太后自然是觉得荀子亲切了许多。
“若是有时机,带那荀昭来见见哀家。”不动声色间,窦太后已经是对荀昭有了更多的好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