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章 飞将退敌-《大汉封侯》
第(3/3)页
梁林本想让荀昭呆在内衙里安守,可是荀昭和卫青都是不肯,只好让郡中都尉也给荀昭和卫青发了号牌,也没有分派使命,只是方便此时在城里走动,让他们自己见机行事。
“荀昭,你说匈奴兵会不会来?”卫青的脸上,半是紧张,半是兴奋。
“梁太守早就说过,既破雁门,不去上郡就要来太原。”荀昭看起来比卫青担心的还要多一点。
“李将军如今若是还在城外,上郡岂不是危险了。”卫青猛然间也想到了些什么。
“也许会来太原呢。”对于匈奴究竟是去上郡还是来太原,荀昭心里也极是矛盾,无论匈奴兵会去哪边,受损的总是汉家的百姓。
“匈奴兵也要吃饭睡觉,等天亮之后,只怕就会见了分晓。”
太阳,又渐渐的升了起来。
这时候再从晋阳城的城楼上朝下面望,在路上行走的百姓已经稀疏了许多,周边大部分的乡民不是乘夜移入城中,便是已经找地方躲避了起来。
田地里一波波已经成熟的庄稼,在火红的朝阳下反射出或红或黄色的波浪。
若不是不时的可以看见正在远处极速来回的汉军探马以及身后的街道上的难民,几乎会让人忘记眼下整个太原都潜在着一场偌大的危机。
远处一阵烟尘扬起,吸引住了荀昭的目光,再放眼仔细去看,荀昭却是不禁笑了起来。
“是姊夫回来了。”荀昭呵呵笑了几声,向前指给卫青看。
如今大汉的豪门大族,虽然平日里也是锦衣玉食,按照某马的《资本论》来说,确实是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可是与此后不同的是,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为民请命,都会冲在最前面。
一个几乎被豪门大族完全垄断的官僚体系,一个士大夫和平民地位差距无比巨大的时代,却比后世的一千多年里,更能体现“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其中的巨大反差和不合理,即便是荀昭,也常常是觉得匪夷所思。
身为太守梁林亲子的梁澄,一夜间至少已经来回跑了三四个来回,每一回都是亲自护送城外的乡民入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