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赶考(8)·背书-《鼎革》


    第(1/3)页

    唐无病突然想到,如果找出这七篇的时文,自己再修改修改,把暗号加入,那不就轻松过关了吗?想到这层,他连忙翻起了书,两本书总共也有七八十篇程墨时文,可是翻了半宿,也没找到相同的题目。

    已经三鼓了,唐无病有些郁闷地把书扔在一旁,这成千上万句,自己到哪里找啊,还有三日就考试了,大海捞针,实在不容易。

    唐无病再拿起其中一本翻了翻,一个题目映入眼帘――“中正以观天下”。

    唐无病整个人从床上弹起来,“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这句不就是本科易经题的下句吗?虽然题目不相同,但两句是上下句,说明的都是一个意思,那么这篇时文的内容,自然和“顺而巽”是一样的!只要略微改改其中的字句,当然可以当做“顺而巽”的八股。

    这点启,如同一扇门,让唐无病豁然开朗。他连忙挑灯研磨,将这篇时文摘抄下来,先将“焉”字,嵌入到文章结尾。

    结尾句式“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唐无病琢磨了一下,这个简单,直接改为“亦怡然得,默然解焉”。来回读读,觉得也算通顺。就开始背诵起来,这篇八股总共五百多字,但是极为拗口,唐无病直到四更天才将这篇枯燥无味的文章背了下来。唐无病伸了个懒腰,吹灭了油灯,这第一篇倒是搞定了。之后那些呢?还得好好找啊。

    第二天一早,唐无病将这些题目分拆开几个小纸条,比如“民之所恶恶之”就分拆成“民之所好好之”,“事君无义,进退无礼”,总之就是不露原题,然后让李成栋和庄河拿着,到不同的书店去找。

    唐无病自己拿着“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的字条,走入了一家书店,一位老先生坐在堂中,唐无病凑到跟前,叉手行个礼,问道:“老先生,晚生有个事情请教一下。”

    老先生正抄着手打着瞌睡,听到唐无病的话,抬头看看他,微微一笑,“小子,眼看就要大比了,不去多背两篇时文,来这里干嘛?”

    唐无病嘿嘿一笑,“临时抱佛脚啊。先生请看,这句话可有时文?”说着将条子递了上去。

    老先生看了看字条,翻眼看了唐无病一眼,“字倒不错,等我想想。”沉吟片刻,他走到书架上翻了翻,抽出一本书,看了一会,转身给唐无病递过来,只见书皮上写着“时英小集”。唐无病翻开来看,果然其中有一篇的题目就是“言则非先王之道者”。二话不说,付钱走人。

    就靠这个方法,唐无病主仆三人,翻遍了整个西安的书店终于集齐了七篇文章,其中有两篇还找到了确凿的题目,比如第一篇的“之所恶恶之”,竟然找到了整节为题目的时文“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