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吕大防怒斥道:“一派胡言,朝廷乃是何等身份,又岂能借钱?” 章惇也是冷笑道:“朝廷所缺钱财又岂能一贯两贯,天下何人能借给朝廷钱财,西夏和辽国或许有能力借钱,其又岂能愿意资助大宋钱财来防备二国。” 新党旧党对范正之言严厉批判,在他们看来,范正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平时乱出邪方也就算了,国家大事竟然也如此胡闹。 范正解释道:“民间借钱叫民债,国家借钱叫国债,朝廷没钱,可不代表民间没钱!据下官所知,民间巨富如云,很多富商将钱财放入钱库,直到发霉生锈,如果借给朝廷,既可以让民间闲余之钱得以流通,又可解朝廷燃眉之急。” “痴人说梦!天下商人嗜钱如命,又岂能愿意将钱借给朝廷。”吕大防嗤之以鼻道,任谁都知道钱财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放心的,谁又甘心将钱财借给他人。 范正自信道:“国债也是债,自然是借债,那自然要有利息,只要有利可图!自然有人愿意借钱给朝廷,至少借给朝廷,总比借给其他人保险,至少朝廷不会赖账,不用担心还不上钱。” 百官不由傲然,作为官府这点信用还是有的,他们自然不会拖欠民间那点钱财。 赵煦苦笑道:“范爱卿之策虽然可行,然而一分利息已经是最低了,朝廷所需钱财可不是小数目,如此利息长久以来,朝廷难以承受。” 范正刚刚给他用复利计算利息的恐怖之处,他自然不愿意让朝廷陷入此恶性循环之中。 “如果朝廷将国债最高定在五厘呢?”范正反问道。 “五厘?” 朝堂百官不由一顿,一分的利息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低息了,五厘更是闻所未闻。 “可是如此低息,百姓又岂能愿意购买国债?”范纯粹怦然心动道。 如果朝廷能够五厘发行国债,所得钱财转手再一分贷出青苗钱,简直是稳赚不赔之事。 朝堂百官也纷纷摇头,如此低息,他们不相信会有人愿意购买。 范正不由苦笑,后世三厘利息的国债依旧极为抢手,更何况五厘的利息。 “医家愿意承销朝堂国债!” 范正拍着胸口保证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