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宋皇家银行-《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2/3)页

    范正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诸位以为民间百姓为何相信医家,难道真的是医家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么?”

    满朝大臣双目对望,不解的看着范正。

    “不!”范正环视四周傲然道:“是因为医家能够持续盈利,有还钱的能力,如果医家没有还钱的能力,恐怕是医者的至亲也不会相信医家。”

    百官不由脸皮一抽,范正所言虽然粗鲁,但是却道尽现实。

    “而朝廷想要持续发行国债,就要让民间展现自己的还钱能力,日后别说是一千万贯,就是万万贯国债,只要朝廷有足够的能力还钱,那国债也能卖得出去。”范正道。

    “朝廷还钱能力!”

    说实话,大宋每年的赋税并不少,还一千万贯并非难题,然而每一笔钱都有用处,不可能全部用来还国债。

    范正郑重道:“既然今日的朝议是钱财,范某认为,朝廷可以将朝中涉及到钱的部门整合起来,比如说铸钱监、飞钱、青苗钱,这三项都是朝廷的聚宝盆,或许可以整合在一个全新的部门。”

    “你竟然打朝廷命脉的主意!”章惇怒斥道。

    这三项都是朝廷财政很重要的收入来源,而且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尤其是铸钱监更是朝廷命脉,关乎天下安危。

    范正郑重道:“朝廷想要发行国债,向天下百姓借钱,自然要表现出诚意,而且这三项是和钱财有关,从钱的铸造,到运输,再到借贷都囊括在内,而且本金雄厚,皆是稳赚不赔,如此一来,顺势发行国债,自然是再正常不过了。”

    “你想让朝廷经营钱庄?”吕大防皱眉道,顿时明白范正准备整合朝廷关于钱的部门,做一个大型钱庄。

    然而钱庄在大宋名声不佳,而且大多都是放高利贷所为,吕大防自然对此极为抵触。

    范正摇了摇头道:“钱庄?不!钱庄太过于小家子气了,此乃大宋朝廷牵头,自然不是民间的钱庄能比,不如叫银行如何。”

    “银行?”

    百官不由一愣,在大宋有行会之称,而且规模极大,而银行岂不是代表银子的行会,再者大宋的货币主要以铜钱为主,然而在大宋银子同样也在市面上流通,多是大型交易,而且银行听起来的确要比钱庄大气。

    新党众人微微点头,新党号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自然对于理财颇有心得,银行的出现的确让他们为之惊叹。

    “仅仅有钱也不够,而且为了增加银行的信誉,范某认为其名字叫大宋皇家银行如何?”范正再度提议道。

    自从王安石变法以来,大宋的金融业出现了畸形的发展,然而各个部门如同一盘散沙,再加上急功近利,最终功败垂成,然而王安石变法也并非没有成果,经过王安石变法,银行的出现的时机已经成熟。

    “大宋皇家银行!”

    百官略微品味,当下眼睛一亮。

    银行包括了铸钱,飞钱、青苗钱,等大宋三大聚宝盆,再冠以皇家之名,顿时让大宋朝堂失去的信用再度回归。

    “冠以皇家的名号!”赵煦微微思索,如此一来,就将皇家的名声和银行信誉绑在一起,可以说利弊参半。

    “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官家想要获取国债和钱财一展宏图,又岂能不愿担负责任。”范正提醒道。

    赵煦不禁一震,微微点头道:“准!传令下去,整合铸钱监,飞钱,青苗钱,冠以皇家之名,组建大宋皇家银行,朕以皇家的名号立誓,只要大宋还在一天,将会偿还皇家银行每一笔银钱。”

    “官家英明!”

    百官纷纷赞同道,如果是以往,朝廷将关于钱财的所有部门整合,定然会引起反对,然而在国债巨大的利益面前,满朝大臣最终屈服。

    “微臣愿意主持大宋皇家银行!助官家成就大业。”

    蔡京当下抓住机会,迫不及待道。

    新党众人心中微动,任谁皆知大宋皇家银行一旦成立,定然将会是大宋朝廷的钱袋子,谁若掌控大宋皇家银行,必将占据主动。

    旧党上下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吕大防当下嘲讽道:“蔡大人连三百万贯国债都无法承销,又如何能够主掌大宋皇家银行,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臣等愿意举荐杨畏杨大人,杨大人老成持国,恪守礼节,定然能够用大宋皇家银行,挽回大宋朝廷的信誉。”

    旧党上下纷纷推荐杨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