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海商回来了!” 随着跟随童贯的大量海船到达登州港,整个大宋商界都为之沸腾。 无他!只因为前两次海商所赚取的利润太过于惊人,这一次,他们自然也格外关注。 虽然这一次回来的船只,只占童贯下西洋海船的一半,但是这一次出海的规模出奇的庞大,哪怕只有一半的船队都足以超过前两次出海的所有船队的总和。 登州港内! 再一次出现千艘船只云集的浩大场面,几乎所有的大宋有名的商号都云集于此,更甚者还有辽国耶律南音的商号在此等待,只为获得第一手,最好的南洋货物。 “占城国奇珍,货船两百艘!”樊三明振奋高呼道。 如今的樊三明是代表朝廷即将成立的商部而来,商部虽然还在筹建之中,却有了一定的权力,而这一次的海商盛宴就是商部崭露头角之时, 这一次,商部不但要妥善的计算海商带来货物,并确保让其卖个高价,同时也要确保即将规划到商部的市舶司收取到更多的赋税。 随着樊三明的一声令下,两百艘满载占城国获取的货船缓缓靠岸,大批的劳力涌上了甲板,开始装卸货物。 很快,整个码头奇珍异宝堆积如山。 在樊三明的指挥下,来自各地的商贾都纷纷上前,一笔笔价值千贯万贯大宗交易眼睛都不眨的进行。 没多久,两百艘船的货物被销售一空,而且一个个都卖出高价。 就在买卖双方都心满意足之时,樊三明却忽然再道:“樊某知道很多掌柜和船主并没有完全利益最大化,在此可以由商部作保,诸位掌柜可以向船主订购所需的货物,船主也规避一些风险,运回的货物不愁销路,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商部给商行和船行作保?” 樊三明说完,码头上所有人都不由一愣。 要知道虽然海商利润庞大,但是毕竟时间太长,而且是海商带回来什么,他们才能买什么,对海商来说,他们更担心自己带回的货物卖不上高价。 若是由大宋商行提前订购,海商负责运货,如此一来,大宋商行能够获得大量心仪的货物,而海商也能减少风险。 “此举大善!” 一众商贾纷纷点头称善,商部如今即将成立,已经代表朝廷的立场,由其作保,自然众人信得过。 当下,一众商行和海商纷纷签订下一批的合同,一式三份,并让商部负责保管定金。 在樊三明的操作下,一艘艘海船靠岸,大量的海外奇珍畅销大宋各地,与此同时还收获了大笔笔大定单。 “商部第一战大获全胜。” 当下,樊三明看着收取的海量赋税,和一笔笔半年后的大订单,不禁心潮澎湃。 他相信此消息传到了开封城,定然会让整个朝堂对未成立的商部刮目相看。 当樊三明的奏折到达开封城,第一批海外奇珍早已经快马加鞭的送到了开封城。 开封城乃是天下首富之地,更是海外稀奇之物最终的货物集散地,大量的海外奇珍出现在开封城,整个开封城都为之疯狂。 哪怕再多的海外货物也填不饱开封城巨大的市场,无论多少珍贵的奇珍在开封城内激不起一丝浪花,很快被消化殆尽。 与此同时,樊三明的奏折也到达了开封城,同样引起了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商部竟然有如此妙用,只是在商行和海商之间做了担保,竟然让大宋赋税凭空增加一大截。 “官家大喜,此次南洋船队归来,为大宋带回大量的赋税,今年才刚刚过一半,各地市舶司就已经收取超过两百万贯的赋税。” 垂拱殿内,户部尚书范纯粹满脸喜色,向赵煦报喜。 市舶司即将归于商部,负责管理东洋和南洋的海船的赋税,随着下西洋的规模不断扩大,市舶司的赋税也随之扩大,成为朝廷上最重要的财赋来源,而且都是额外的收入,若是平时一年的时间能够有如此收入两百万贯赋税已经让朝廷喜出望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