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燕王当天就派人包围了自己的儿子,燕丹的府邸,准备将自己的儿子擒拿下,交给秦国,以息怒火。 然不料,太子府上,燕丹早已经带着妻女消失一空。 ………… 东海之滨,又被称之为桑海,意为日出扶桑之海。 古人认为桑海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二百多年之前,这里附近有一个国家,叫做鲁国,诞生了一位身材高大的读书人,曾带着三千弟子周游列国,最后回到了鲁国,开创了儒家门派。 那个高大的读书人,叫做孔丘。 从此,这里多出了一个小圣贤庄,主要作为儒家弟子们活动的所在之地。 某种意义上,也是诸子百家之中儒家的总舵。 小圣贤庄内。 临靠海边,高山竹林,竹林中有一座院子,很是清幽。 姜太一便跟着前方的那位老书生,缓缓走进了他的别院,进入其中,看到院内的墙壁上挂着许多的竹简,似乎在晾晒一般。 就在走进院子当中之后。 姜太一站立原处,说道:“好了,两位要和我聊些什么,可以说了。” 荀况握着竹简转头。 那跟在两人身边的蝴蝶,也缓缓变化成了一个青年道人模样。 姜太一望着青年道人的元神化形,不由称赞:“很高深的精神境界,只靠精神,就能无限接近练气化神之大成,不愧是道家如今的执牛耳者,庄子大师。” “比不过道友的境界高深。” 青年模样的庄子元神目视姜太一,说道: “其实在道友那日伴随着天火来到人间,我就已经感知到了,只不过,当时误以为道友是天人下凡,还曾想着人间的规矩怎么没有对你起作用,后来却发现,道友既不是人间之人,也不是天上之人……” “人间的规矩?” 姜太一早就注意到了庄子和荀子所说的这个特殊的字眼,道: “倒是想请教。” 荀况手捧着竹简接过话来,道:“这就要从远古时代说起了,当时人间和天上,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分,大地之上,人神混居,时常会有天人下界,来帮助人间的人。” “那时候,人们把一个部族当中最强的人称之为‘帝’,后来伴随着部落强大,部落变成了国家,帝也多出了好几位。” “原本是人间的争杀,却被天上的一些人看到了人们争杀之间部族,国家之间聚散离合的无形气数。” “气数,普通人望不见的东西,对于天上人而言,却是某种接近于命运的力量,谁能掌握足够的气数之力,就可以掌握天上人间的命运,掌握了命运的人,那就是一切的主宰。” “于是,为了争夺人间的气数,天上的人开始不断插手人间的事情,主宰,推动,影响人间王朝的兴亡,目的只在于从中窃取人间气数,提高自己在天上的力量和权柄。” “这种做法,从三皇五帝时代开始,一直到夏商时代,人间几乎完全成为了天上的农田和鱼塘,等待一个王朝的气运成熟了,就将之收割垂钓上去。” “天上仙人们视人间众生为蝼蚁一般,予取予夺,操纵人间的兴亡和命运。” “而人间的帝王们也不乏发现了这一幕后真相的存在,也曾想要摆脱过天子的命运,却无一例外的失败,因为天人在那个时候,可以没有限制的下凡来操纵人间王朝的胜负,比如黄帝和蚩尤的逐鹿之战,就是一个例子,人间的力量对于天上而言,太过弱小了。” “然即便是如此,仍旧是有人想要为之做出努力,想要为人间争取一点自己的自由。” “直到商周大战之后,终于有一个读书人,在延续了其父王和父兄,以及丞相姜子牙的力量之后,以易为基础,踏入了陆地神仙之境。而后十年,他并不飞升,而是继续留在人间,将自己的一身修为都化作了规矩,散入了人间各处。” “第一重规矩便就是:天人不可轻易再来人间,若强行跨过天门,便要跌境……”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