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参谋官北宫信,进行总结道:“此次平叛虽胜,但帝国之军队,已到了必须改革之地步,所有的旧式军队,包括那些‘精锐’,他们只能打占优势的顺风仗,若身处逆境,不一定能拿出良好表现,且军纪松弛涣散,屡有害民不法之举,难以成为帝国合格可靠的基本盘,须整顿军纪,提高思想素养,不说要达到‘爱民军’的层次,也至少得跟‘定胜军’看齐,否则帝国军队,难以应对更残酷的外部挑战,完成不了保家卫国的职责使命。” “帝国之军改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国防部主官武敬德,这位端肃正气的美髯长者,点了点头道。 至于军改的方向,他们也已经看到了。 最顶配版的无敌强军,就是赵云峰的‘爱民军’,这支军队在‘拉平身份、同甘共苦、纪律严明、读书识字、融入百姓、自我批评、评出先进、知晓战略’这八个方面,都能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所以能做到‘三个没有’,堪称无敌。 缺点是对兵员的素质要求高,要求必须是良家子出身,无犯罪记录,三观正,头脑较为聪明灵活,条条框框颇多,哪怕不需要非常高的军费维持,帝国能编练出50万人相当于‘爱民军’的顶配军团,都是一种极限。 与之相比。 戚定国的‘定胜军’,虽说配置明显低了不少,但却是性价比更高,更容易实现的强军目标。 因为只需做到‘拉平身份、勉强识字、评出先进’这三个方面即可,至于同甘共苦、纪律严明、融入百姓之类的,能做到就尽量做到,做不到也没关系。 毕竟综合评分为93~95分的‘定胜军’,已接近了满分,至少跟那些七八十分的军队,拉开了足足一个档次,有了堪称质的提升。 既如此,就不必要求帝国三百多万的军队,全部达到‘爱民军’的层次,能达到‘定胜军’的程度就足够,且难度门槛也降低了许多,简直是性价比最高的选项。 武敬德当即让参谋官们,草拟出一份《军改方案》,准备以‘爱民军’‘定胜军’为强军参考,开启全面的军改。 最终之目的。 是帝国的三百多万军队中。 要求达到‘爱民军’这个标准的强军,人数要在10万~50万左右。 另外两百多万的军队,则争取全部达到‘定胜军’的标准,或者再差一些也行,但综合素质表现,不得低于80分。 不过就在《军改方案》即将出炉,要呈交给女帝阅览批示时。 7月10日这天。 江南商会那边,考虑到帝国的平叛行动,已完全结束,不再需要提供后勤补给服务。 故而江南商会派人把一份内容十分详细的报账单,送到了帝国军部,送到了武敬德等人的面前。 意思不言自明,就是希望帝国军部能报销一下,毕竟江南商会不是慈善机构,总不能无偿的为帝国服务,至少成本方面的开销,还是希望帝国能支付一下,而这也是之前双方的约定。 不过在看到这份报账单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