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江南商会成立的铁路项目部,已经开始大量招人了,我要去碰碰运气。” …… 重载铁路的融资与开工,可谓火热一片,成了4月份最主要的话题。 但进入到5月仲夏后。 许多人的注意力,却被转移到了另一件事物上,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橡胶。 那便是只能生长在南方热带地区的橡胶树。 尤其是江南商会与金凤藩国达成合作,在南广之地某块区域,种植的20万亩橡胶树林,经过近五年的生长后,因为水、光、温、肥充足,得到了良好的照料,故而到了可以割开树皮、收获橡胶的时刻。 于是在数以万计‘割胶工’的忙碌下。 每棵橡胶树都被割开了一个口子,插上一根竹管,便流出了如同奶蜜般的白色液体,缓缓滴入到绑在树上的金属桶中。 只是这些橡胶树的生长时间还太短,还没有进入到大量产胶期。 故而每亩橡胶林的橡胶产量,只有400公斤左右,过几年亩产量会增加到六七百公斤。 即便产量不高。 但江南商会那边,开出的收购价却是1龙元/公斤,即每亩橡胶树林带来的毛收入,是足足400龙元,刨除各种成本,净利润不会低于300龙元/亩。 了解到这些数字后。 金凤藩王凤武箐岚,感到非常的吃惊。 “一亩的橡胶林,年收益居然超过400龙元?以后还会增加。” “南广之地的甘蔗产业,农人们辛辛苦苦的忙碌一年,种一亩地的甘蔗,能得到200至300公斤的白糖。以前白糖价高,每公斤售价约2角元,现在市面上白糖太多了,价格暴跌,每公斤只能卖1角元,一亩地的毛收入,只有二三十龙元,但除去各方面成本,净利润不超过10龙元。” “种橡胶树的净收益,竟然是种甘蔗的三十多倍,甚至是四五十倍。” “可是五年前,我太过看重甘蔗产业,一心扩大甘蔗的种植规模,导致白糖供大于求,价格大跌,橡胶却不能马上看到收益,仅仅只种了20万亩。” “若是当年听从江南商会的安排,至少种100万亩的橡胶树,以每亩300龙元的净利润算,岂不是能赚3亿龙元?若拿出十分之一的甘蔗地,全部种上橡胶,今年靠橡胶带来的利润,岂不是超过50亿龙元?” 嗡~ 想到这里。 凤武箐岚的身形,一阵摇晃,不由产生了强烈的后悔。 没错。 此时此刻,她简直肠子都要悔青了。 悔不该自以为是,无视了江南商会的建议和指导。 后悔自己总是陷入无端猜忌,总担心跟江南商会的合作,会存在什么陷阱。 甚至明知道非常高明,但就是做不到按照李奇提供的那份《南广发展规划》,全力的执行,总要留几分心眼,导致五年时间过去了,南广之地的各项产业,是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总量提高了三倍。 但她最重视的农业这块,即便产量翻了几倍,但效益仅增加三成,等于是事倍功半,白费了许多力气。 相反,她的二女儿凤武海棠,则堪称无脑的执行李奇制定的那些发展规划,从不迟疑。 所以凤武海棠全权负责的‘香岛特区’,年经济总量已突破了百亿大关,今年更是有希望突破150亿龙元,创造了难以想象的奇迹。 两相对比之下。 凤武箐岚有种无地自容、极其难堪之感,恨不得打个地洞钻进去,也把她身上善于权谋,但过于短视的短板,暴露的一览无余,让南广之地的许多官员,私下都颇有微词,认为她只是个庸主,很难带领藩国走向伟大,连合格的‘守成之君’都不是。 这些私下的评论,任何主君听了都会产生杀心,会下令严厉惩罚一番,说不定会有很多人头落地。 但凤武箐岚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保持了沉默。 因为那些官员,说的确实是事实,无法反驳的事实,为此恼羞成怒大开杀戒,只会带来更多不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