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黄金分割律-《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第(2/3)页

    这文章,就像是几个人花好几天时间共同研究、打磨出来的。

    从内容到形式,这篇文章从容不迫,李若水从中看出了一丝大家气度。

    李若水将这篇《易数》交给了陈过庭。

    陈过庭刚接过来,就大赞这名考生的字迹。

    看完之后,陈过庭激动了,大才!

    即使是他现在,让他一天之内,写出这样的形神俱佳的文章,也颇有难度。

    陈过庭说道:“此子文章,蹙金结绣,行云流水,乃上佳之作,可入三甲。”

    再看其他的文章,也有不少质量上乘的,又选了两篇。

    这两篇文章,辞藻华丽,布局严谨,在一天之内能到如此水平,也相当难得。

    甚至从文才上讲,这两篇文章还胜出最先确定的那一篇。

    确定前三甲之后,陈过庭和李若水拿着前三百名的名单以及这三篇考卷前往垂拱殿。

    徽宗早就等急了,一直在问高俅,陈过庭和李若水怎么还不来?他们判卷也太慢了。

    陈过庭递上了前三百名的举子名单和前三名的考卷。

    除了前三甲,其他举子的卷子都已拆开。只有前三名还处于“封弥”状态。

    徽宗先拿了前三百名的举子名单,准确地说,是二百九十七名。

    “苏易可在列?”徽宗一边看一边问。

    “回陛下,苏易,并不在列。”陈过庭轻松地笑了一下道:“苏易是第一个交卷的。”

    李若水补充说道,苏易在考场中只待了两个时辰就走了,走出考场就抱着宗舒哭泣。

    徽宗大喜,如果真让苏易考中了进士,后面没有考中的好几千名举子,都要履行承诺的话,前途也就废了。

    如果这七千多名举子不再参加会试了,朝廷的人才不就要断档了?

    既然苏易不在这份名单了,徽宗也懒得看了,随手扔到桌子上。

    李若水从进入垂拱殿到现在,看到徽宗的表现从凝重到轻松,感到徽宗未免把宗舒看得太重了。

    宗舒要指导苏易中状元?这种鬼话,也有人信?就连徽宗都是半信半疑的。

    徽宗拿起前三甲的卷子看起来,从文才上看,三篇文章,有两篇很不错。

    但从内容上看,有一篇引起了徽宗的注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