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倒是蔡修这厮捡了个大便宜,刚刚收了一次夜香,就被陛下给叫停了。 蔡修不来收夜香了,也不算是蔡京违背赌约。 不是蔡修不想来,而是陛下不让收。 蔡修听到消息后,直呼陛下圣明。 …… 状元夸街之后,各方最为关注的事情就是为进士们授官。 之所以选择三百名,就是因为朝廷和地方州府都出现了实缺。 像状元、榜眼和探花,由于是陛下钦定的,可以授到七品。 从宋太祖开始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状元及第者一般都在地方大州当三年通判,待下科状元产生即调回朝中任职,并迅速提升。 其他的都基本是八品或者从八品。 苏易中的状元,徽宗心知肚明,这小子运气好,被宗舒挑中了。 那个时候,可能宗舒就已经通过梁师成知道考题了。 当然,苏易文章当中提出的“黄金分割律”倒是一个重大发现。 很明显,这个发现完全是宗舒从他的画作中发现并总结出来的。 可以说,这篇让苏易中状元的文章,与苏易本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从文字上看,是珠珠的功劳。 从内容上看,是宗舒的成果。 因此,对苏易这个状元,徽宗倒是没有看上,所以也没有按惯例来。 最后,吏部让苏易当了一个正八品的“大理评事”,与大理正、丞分掌断狱。 哪知道,吏部要通知苏易上班的时候,苏易才知道他被任命为“大理评事”。 让吏部官员非常恼怒的是,苏易没有接受此项任命,理由是他不会大宋律,不会断狱判案。 吏部官员解释说,做官是管事的,钱谷、财税、河工、屯田等事务谁都不是一开始就会的。 既然能考上状元,学习断狱就没有什么难度。 哪知道苏易说,他要去大宋科学院,任数学教习。 官员追问为什么,苏易说道:“师命不可违。” 官员回去告诉了吏部侍郎,此消息立马传开,最后到了徽宗耳朵里。 还有这么傻的状元! 人们这才想起来,在放榜的时候,宗舒让苏易跪下,说他算个屁,还让他老老实实回科学院。 据大宋科学院的人说,苏易和宗舒一起编了一本教材叫《数学基础》。 一些有心人在猜想,苏易的状元是不是徽宗故意给的? 要不然的话,徽宗怎么就刚好出一个《易数》的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