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章 君子六艺-《大汉封侯》


    第(3/3)页

    而六艺中的“射,御”两种,学塾里却并不教。毕竟马匹价高,即便是一匹劣马,至少也要卖到五千钱,能作车马的,更是至少百金(一斤黄金),也就是一万钱。

    眼下正是大治,米价不高,万钱足足可以换到近百石的上好梁米,十口之户一年的吃用也也不过如此。

    所以,那些稍有些家业的子弟,射御都是由家中自授。而贫寒的子弟,却是只能看自身的机缘了。

    荀家确实不算大富,但是车马还是有的。而荀家最精“射御”的,竟是三子荀定。荀慎和荀积两人的射御,也是他教的,荀昭自然也不例外。

    荀昭的身体还有些单薄,想要直接学驾御却有些体力不足。可荀定对这个经过些坎坷的侄子却也是极为疼惜,但凡驾车外出,常会带上荀昭一起,先教他些可学的技巧。荀昭也是聪慧,往往一点就通。

    荀定不过二十多岁,算起年纪来,和当年的萧衍差不了多少,甚至还小上一些。再加上荀定所教,荀昭也是一点就通,凡是做老师的,哪有不喜欢这般聪明的学生的,于是一对叔侄竟是极为投缘。

    荀定怜惜侄儿,把满身的技艺毫不藏私,倾囊相授。每日清晨,荀昭都会在荀定的指导下,用软弓射完一百支箭才会去学塾,下午肆学后,只要荀定在家,仍叫射完一百枝箭才得去用晚饭。

    因为体力的原因,虽然暂且用的是软弓,但是每次射完,荀昭也是觉得筋疲力尽,若是早晨,还得自己再提着竹简去学塾。

    不过,荀昭知道叔父是好意,开始虽然觉得艰苦,但是咬咬牙也顶了下来,后来习惯了,竟也不觉得吃力了。

    这样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多月来,除了射术已是逐渐有了模样之外,自己的体力也是有了不小的见长。从学塾来回的时候,即使提着三四束竹简,也不似从前那般吃力。而随着叔父驾车的时候,遇见平坦的大路,荀定也会让荀昭纵缰少跑一段,居然应付得来。

    看来自己是越来越适应这个新的角色了,荀昭抬起袖子,看了看仍然很细小,但是却已经壮实了很多的胳膊,会心的笑了一下。

    正想得入神,却觉得荀定操纵的马车缓缓减慢了速度,原来不知不觉中,马车已是行进了荀城,到了家门口。

    让荀昭和荀定意外的是,竟看见晋福站在门口巴望着,见两人驾的马车过来了,连忙从大块青石铺就的台阶上迎了过来,像是专门在这里等着两人的一般。

      


    第(3/3)页